放开了不少先进武器的出口授权,奥斯曼帝国就是在这一时期里,从大楚帝国手里获得了大量的出口型燧发枪,波斯王朝也从大楚帝国手里进口了大约两万多支的燧发枪。
然后这两国还从大楚帝国手里购入了一大批的各种板甲,刀剑等冷兵器。
还别说,大楚帝国虽然自己进入了全面的枪炮时代,西亚,欧洲地区的国家基本也是大量使用枪炮作战,属于火绳枪和燧发枪过渡的时期,但是冷兵器的使用量依旧非常大。
西亚和欧洲地区里的军队作战,盔甲依旧是非常重要的装备,而刀剑长矛也是属于必备武器。
其实别说他们了,就算是大楚帝国自己也大量装备腰刀以及刺刀,一般军官和士官们会有佩刀,士兵们则是配发刺刀,这种刺刀其实平时里就是一柄短刀,也可以用来砍劈突刺,作战的时候可以通过卡扣套在火枪枪管上。
而盔甲更不用说了,大楚帝国一直都有装备大量盔甲,并且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采用,在面对低技术水平,尤其是敌人还大规模使用冷兵器,尤其是弓箭的时候,大楚帝国的士兵们作战,一向来都是穿着轻型半身板甲,拿着火帽击发枪上去干架的。
如果遇上那种纯火器部队的话,楚军则是会把盔甲直接扔掉,轻装只带着枪炮作战。
所以盔甲用不用,取决于楚军所面临的敌人火力水平。
大楚帝国自己都还在用盔甲以及冷兵器,其他国家的军队就不用说过了,因此这年头里,冷兵器和盔甲虽然重要性已经大幅度下降了,但是部分情况下依旧是刚需武器装备。
而大楚帝国的武器装备水平好,不仅仅体现在出口的枪炮上,也体现在冷兵器和盔甲上。
那些出口型号的板甲,那都是直接冶炼出来的钢板,由机器制造的,性能可比这些土著们自己手工打造的还好得多,而且价格相对传统手工生产的板甲也不贵。
因此大楚帝国的出口型板甲,在全球范围内还是很畅销的,每年都为大楚帝国带来了大量的利润。
奥斯曼帝国以及波斯王朝,同样也采购了大量的大楚帝国生产的出口型板甲,这种出口型板甲虽然不如楚军自己使用的好,但是也比他们搞的好。
再加上作为军国利器的火炮以及燧发枪贸易,这让大楚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波斯王朝之间的贸易关系非常的良好,由此也大幅度减轻了这两个国家对大楚帝国海外扩张行动的警惕。
而没有了这两个在西亚地区的实力派后,大楚帝国在上述方向的海外扩张就显得比较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