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不乱来,那么大可放心在大楚帝国治下生活,而且对于普通人而言,还可以生活的更好。
大楚帝国入住金陵城后,因为大规模的征用拆迁,虽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内民众的生活,但是同样的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
大楚帝国可不会和传统封建王朝那样进行强制征召民夫,让民众服徭役,而是都采用雇佣的方式。
毕竟大楚帝国连对待流民们,都是采用以工代赈,给流民提供一份工作,更不用说对于普通民众了。
大兴土木之下,也是让城内诸多底层民众获得了工作机会,增加了收入,确保了战乱后的生活需求。
同时随着大量大楚帝国的文武官员以及将士,还有大量的工匠以及他们的家属们陆续搬迁到金陵城内,也是补充了因为大量明廷权贵士绅阶层的消亡而萎缩的消费市场。
上层权贵们的替换变化,乃至到普通人都是被补偿差遣进行迁移后,如今金陵城的内城区,其实已经没有多少普通人了。
整个内城区如今有大几万人口,相当多一部分是驻兵,剩下的都是陆续迁移过来的大楚帝国的官员以及他们的家眷。
倒是外郭城区的人员不减反增,大概有个二十来万人左右。
如今外郭城区彻底封开封禁后,金陵城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了繁华。
作为大楚帝国的新经济中心,大量大楚帝国控制下区内的人员以及物资,不断朝着金陵城汇集。
尤其是目前大楚帝国已经全面控制了泛江南地区,大量江南地区,浙北地区,皖南地区,赣北地区以及湖广地区的钱粮,不断的朝着金陵城汇集。
这迅速恢复了金陵城的经济活力。
而且汇集到金陵城的不仅仅有大批钱粮物资,还有大量读书人。
准确的说,是心向大楚帝国的读书人。
因为大楚帝国即将在金陵城举行会试!
自从前年,也就是崇祯八年开始,承顺元年开始。
大楚帝国在控制了楚北地区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科举,当初在楚北地区的时候举行的科举范围自然不会很大,来参加的士子也不多,并且在制度上也不算完善。
等到第二年,也就是承顺二年的时候,大楚帝国这才开始大规模的完善科举制度。
为了避免动荡,大楚帝国在科举制度上还是施行传统的科举制度,设立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以及殿试各等级的考试。
但是为了录取罗志学真正想要获得的人才,大楚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