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残酷的九江攻防战(六千字二合一)(2 / 8)

攻!”

“哼, 如果他们没有城外的突出部防御工事,我们的四十八斤臼炮能够顺利上前靠近炮击的时候,区区城墙可挡不住我们。”

罗志学道:“情理之中, 永远都不要低估敌人,我们在进步, 他们也会学习进步。”

明军在和楚军的作战过程里, 是有几个非常明显的阶段划分的。

早期的时候, 也就是在钟祥战役之前。

明军基本还是把楚军当成了流贼,嗯, 顶多就是实力稍微强悍一些的流贼来看待,因此战术基本以野战,主动出击为主。

陈永福率部出击, 在赵庄战役了惨败、陈永福投降。

卢象升想要袭击新野, 进而遭到楚军拦截, 最后在三袁庄战役里惨败, 卢象升战死。

左良玉、贺人龙围攻裕州不成后,最后在裕州东郊和楚军摆开了阵势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会战, 结果惨败,贺人龙当场投诚,左良玉败退叶县。

经过这三场大规模的野外会战后, 明军方面基本是见识到了楚军的强悍野战能力,所以开始转换策略, 以守城战为主了。

不过这个时期的明军守城,还是以传统的守城作战为主, 也就是主要依托城墙进行防守作战,同时战役时期的湖广明军也没能得到大量红夷大炮的配属。

于是乎在后来的钟祥战役, 汉阳战役,武昌战役等一系列战役里,明军却是发现他们的传统守城战术根本不靠谱。

而究其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楚贼大规模应用臼炮以及爆破加重甲突击队的战术。

面对会爆炸的臼炮,明军的传统城墙并没能提供太大的防护作用。

而面对爆破加重甲突击队的攻城模式,在被火炮全面压制的的情况下,明军也很难组织起来有效的反击。

经过这一连串的失败后,杨嗣昌提出来组建新标军,同时针对性楚军的大量野战炮以及臼炮在攻城作战里的庞大威胁,针对性的改进了防御战术,开始围绕着城墙修筑大量的防炮工事,甚至是主动离开城墙,在城墙外挖掘壕沟,构筑堡垒等战术节点以抵御楚军的火炮优势。

这一战术,在临湘战役里第一次大规模使用,后续又在长沙战役里继续进行。

虽然在这两次战役里,明军依旧失败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防御战术也的确给楚军带来了更大的麻烦。

而明军方面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也只能继续这么干。

总不能和楚军打野外会战,或者是傻乎乎的呆在城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