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构筑工事用的镐头、铁铲等物资。
两个步兵旅下来,上述所需就得直接翻倍。
而这么多东西,可比单纯两千多条火枪、二十门六百斤火炮的生产压力大得多。
只是看现在罗志学说这话的模样,丁刚毅很理智的没有说任何话推脱,而是琢磨着该如何进一步提升产能。
而提升产能的限制不在于厂房,而在于设备和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
看来自己还是得加快熟练工人的培养,也要加快技术人员的培养,要不然到时候生产不出来这么多东西,大将军这边怕是不好交代。
丁刚毅这么想着的时候,罗志学自己倒是比较随意,他也没说非要让襄阳兵工厂一定要在九月份后达到这个产能,少一些他也能接受。
但是吧,甭管能不能做到,先立下一个目标再说,至少得让丁刚毅他们有压力。
有压力了才有动力嘛!
随着众人的介绍,罗志学也是走进了火炮厂,丁刚毅已经收拾好了心中的压力,继续为罗志学解说道:“现在火炮厂进行加工生产的,还是六百斤的铁铸长管火炮,第一批铁炮泥范我们是在刚抵达襄阳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打造了,现在火炮厂的机械设备到位后,刚好进行浇铸和加工。”
“不过等我们生产完这一批铁铸六百斤火炮后,我们的青铜火炮的泥范以及设备改装也差不多好了,到时候可以直接接上青铜炮的生产,第一批青铜火炮,预计在八月中旬就能陆续出厂。”
尽管罗志学已经指示,要把六百斤长炮从铁铸火炮转产为青铜火炮,不过火炮的制造需要时间,一门火炮从打造模具开始到出场,基本上少都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这还是建立在天气良好或者又辅助手段辅助泥范晾干的情况下。
襄阳兵工厂这边转产青铜火炮,也是走的很稳,并没有说转产青铜火炮后,直接就把造到一般都铁铸火炮给全部停了。
丁刚毅此时走到了一门青铜火炮面前对罗志学解说道:“这是我们之前在李青店兵工厂试制的一门青铜火炮,形制和原来的六百斤长炮大体相当,发射两斤炮弹,我们也称之为两斤铜炮”
“虽然打的炮弹是一样的,但是这种青铜炮可以用更多的发射药,打出去的炮弹威力更大一些,炮管也更加经久耐用,正常用的话,打个八九百发炮弹不是问题。”
罗志学觉得这青铜火炮的炮管在外观尺寸上,和原来的铁铸火炮差不多,炮手进行换装的话倒也不用太麻烦。
倒是炮架有所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