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才能出生,几十年后才能来到芜州,果不出所料,智诜从去年开坛宣讲《大般若经》到今年开春,前来听讲地高僧众多,但他并没有选中一位合适的住持。智诜是奉旨而来。不能再久留此地了,要回京复命。
九林禅院怎么办?智诜无奈,留下自己的弟子处寂住持。这位处寂大师俗家姓唐,人称唐和尚,也是一位得道高僧,智诜众弟子中最出色的一个。但还不能与随先生所说地了不得的佛门高人相比。
智诜临行前留下紫金钵,并吩咐处寂住持此寺以待来人,他本人也还会再来,慧能闻讯又一次赶到芜州送行。
与慧能闲聊几句,也印证了随先生当日所言不虚。这时清风道:“闲话少叙,梅振衣,你既然来了就请入坐罢。收摄心神灵台清静,勿惧勿思,如作入境观。”
梅振衣依言入坐。清风、熊居士、慧能三人对望一眼,点了点头,同时朝梅振衣伸出一指。讲什么样的故事有这么大地阵势?能让这三人同时出手!他们出地是神念,印入梅振衣的灵台中,却不是简单地语意交流,不分彼此融为一体,包含的几乎是无限信息。
一个人的心念有限,能同时接受的信息量也是有限的。假如在一瞬间被动接受太多的信息,过神识所能承载,是会出问题的。
打个比方,一秒时间你不可看完一部长篇小说,假如有人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将一部长篇小说的内容瞬间印入你地脑海,会有什么结果?轻则神经错乱。严重的情况可能导致送命!
所以当初熊居士会对提溜转说:“一千多年的往事,种种仙家玄妙境界,怎么对你讲出来?我若此刻真想对你讲,只怕讲得你魂飞魄散。”而梅振衣此刻修行到了,才可以听闻。
三位高人如此“讲故事”,也是一种“演法”,而对于梅振衣来说,“听故事”的过程,也是一种定境修行。梅振衣是什么感受,又进入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可以换一种方式尽量解释清楚——
佛家修行有各种“观”法。而道家修行也有“观”法,比如一种特殊的“入境观”。什么叫入境观法?很难直接说清楚,但是感谢科技进步,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可以用一种很直观的方法去体验。
去哪里体验?去电影院!我这里介绍一种看电影地特别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尝试一下,最好是一个人去,不要带男朋友。
看电影之前。先要注意姿势。坐在哪里身体一定要端正不能歪斜,以一种尽量舒适靠坐之姿。以便能长时间保持。看电影的时候,要点就是一个“观”字,投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