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鞭法印入清风的神识中。别看就是这一念,梅振衣调息半天也起不了身,几乎全部法力都耗尽了。
他地灵山心法如果没有达到“心如印”的境界,无法这样传法,平日里以简单地神念交流还可以,但将如此复杂地整套鞭法凝成一念印出,堪堪是他的极限。
清风皱了皱眉头道:“还挺复杂,这种东西我从未学过,梅振衣,你是跟谁学地?”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答,穿越前的三叔、穿越后的孙思邈?都是又都不是!梅振衣想了想道:“最早是和耍猴的艺人学的,后来嘛,结合习武与修行所悟,又有了变化,与当初地所学巧妙不同。”
“耍猴?洛阳有吗?去看看!”清风从竹椅上站了起来,第一次主动提议出门去看热闹。
耍猴这门表演艺术古已有之,究竟能追溯到什么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但在唐代肯定是有的,是梅振衣亲眼所见。
在洛阳南下河市场的南边,靠近南门的位置,有一片空地,是来往江湖人开棚耍把式卖艺的地方,平日里非常热闹,宛如现代的游乐园。这里有一处耍猴的棚子,几只大大小小的红**猕猴叼着小面具穿着小戏服,在卖艺人地锣声与所唱戏文的指引下,翻着跟头做这各种动作,引来围观的阵阵掌声与彩声。
清风与梅振衣也在人群中观看,之所以选择这家棚子,是因为耍猴人用的鞭子。卖艺地一对父子,大人敲锣唱戏文。而另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手提长鞭看场子。他的这根鞭子与其他耍猴人所用不同,是一支鞭梢很长的、赶车用的马鞭。
长车鞭能够凌空舞出啪啪作响的鞭花,梅振衣就是被开棚时的鞭花声吸引来地,看见这一对父子,他莫名就想起了穿越前地三叔与自己。
清风想看打猴鞭,也得卖艺人会才行,就算会。还得猴子配合才能看到。不知是因为金仙的面子还是因为别地原因,观众中还真有手欠的,有好事扔了一枚小石子,正打中一个小猴子的肩膀。
小猴叫了一声,这下可就闯祸了,旁边一只大猴龇牙尖吼,竟然挣脱耍猴人的手牵的绳索,一蹦多高,腾空就扑向那个扔石子的人。
梅振衣耍过猴。知道是怎么回事。一般驯化后地猴子,不会轻易飙攻击人,但被石子打中的那只猴很小,一岁都不到,而跳起来的大猴是一只母猴,一定是那只小猴的妈妈。它此时起攻击是一种天性,不会因为驯化而消失。
耍猴人最怕遇到这种意外,而对于所有走江湖卖艺的人来说,也最反感那种没教养的观众,有时候真恨不得上前好好抽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