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要请媒下聘履行法定的手续,而“纳”就是收纳之意,就像买一件东西,不需要媒人也不需要聘书。
唐代的律法还规定,士族与庶族之间贵贱不通婚,指的是正式地夫妻,与纳妾无关,也说明妾被排处在法律地位之外。还有规定不得以妾为妻,也就是说正妻死了,妾也很难扶正。
那天在终南山下,梅振衣扯开盘扣取出金珠地时候,心中就很有感触,经历这一番生死磨难,他想到应善报所有善待他之人,当然包括照顾他无微不至的谷儿、穗儿。他早就打算将这一对美少女留在身边,转念想来,如果纳为妾室也实在太委屈了。
那怎么办?既然贵贱不通婚,先就是要给她们一个身份,这就是他求舅舅柳直地原因。律法又规定男子只能一夫一妻,也不能都娶为正妻啊?在唐代的婚姻制度中,还有一个特殊的规定后代人了解的不多,那就是“媵妻”制度。
媵,古语从嫁之意,比如尧帝之女娥皇、女英这一对姐妹都嫁给了舜帝,就是一妻一媵。到了唐代有“媵妻”制度,媵不是法定的那唯一的正妻,但比妾的地位要高得多,最重要的是受法律承认,与丈夫是正式的夫妻关系,娶的时候也需要正式下聘书,受社会与整个家族的承认。
只有贵族才有娶媵的资格,而且法律上有明确的等级与数量限制,比如唐律就规定:“五品,一妻三媵”。意思是五品官最多可以娶媵三人。
谷儿穗儿脱离了下人身份,梅振衣将来就可以明媒正娶,皆为正式的媵妻。在不同的时代。对不同的人,有不同地报答方式,这应该是谷儿穗儿最想要的,也是她们做梦都想不到的。谁会为两个丫鬟动这么多心思?真要是喜欢将来纳为妾就是了,而梅振衣竟然设法给了她们公认的法定地位与社会地位!
这些办法梅振衣是怎么想出来的?当然是在浩州时请教了程玄鹄,在饭桌上谈到这个话题的时候。程玄鹄也很诧异,梅公子大难不死,小小年纪怎么先想到地是风流事?他也不完全明白梅振衣当时的心情。
对于谷儿穗儿来说。当然是喜从天降,被巨大的幸福突然击中,就似堕入云里雾里一般,差点没晕过去。这两个丫鬟聪明伶俐,怎会猜不到梅振衣地用意,又羞又喜,再一次喜极欲泣。在人前又不好太表露出来。总之女儿家的那种心思难以形容。
当天的宴席星云师太也参加了,因此一桌子全是素,非常精致美味。梅振衣特意请张果也入席,结果这老妖精过了好半天,等菜快上齐了才入坐,说是在后厨盯着。上菜的下人不经意间说漏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