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监军,骨笃禄手下一群萨满大巫本是督战队。现在监军第一个逃走了。元珍见势不妙也无心恋战,他不想把自己部落的精锐全部葬送在这里。
如果这些精壮男儿全部葬身战场,那么留在草原大漠突厥部落中那些老弱妇孺,也很难在恶劣地条件下独自生存下去。元珍下令,集合本部精锐调转马头,趁着唐军还没有完全合围,全力向外突围。
主帅向后。突厥全军大乱,纷纷调转马头向后冲杀,只想杀出一条血路逃出这个修罗战场。突厥骑兵混乱中分别整顿成战列,各自向后逃窜。这时刀锋阵分开,一直没有加入战场的大唐轻骑军如一股洪流冲杀而至,扑向突厥骑兵的背后,混战从这时开始,已经变成了一场屠杀。
十万突厥骑军,过半数被歼,元珍带着万余部下突围。却没有回热海大营,而是向东北方大漠深处去了,余下的仅有不到两万人逃了回去。假如不是另一支突厥部队黑沙城方向赶来接应,估计没几个人能逃回去。
车簿本打算从黑沙城调咽面的军队侧翼接应,想一举击溃梅孝朗大军,不料梅孝朗突然挥兵急进,大战提前。等咽面率三万人马赶到的时候,元珍大军已经溃败。一番遭遇战又在第二天早晨打响,咽面无法抵挡唐军,此时回黑沙城的道路又被截断。只有集合残军退守热海大营。
梅孝朗但并没有立刻挥军再战,通谷河一战,第二天又遭遇咽面骑军一战,虽然杀敌无数但唐军本身的伤亡也不小,人马皆已疲劳需要休整。同时调集后备军进行补充。于是分兵驻营。对车簿的热海军营形成了包围态势,只防突厥人逃走。
第三次战役在交战的第七天打响。王方翼先率重骑冲溃了热海军营。那位愣将军冲锋在最前,左臂中了一箭,竟然拔出佩剑斩断箭杆,仍然单手持槊杀向敌阵,梅孝朗随后掩军杀入,热海一带地突厥部队全军覆没,其中有两万多人投降成了俘虏。
咽面死于乱军之中,而车簿竟是被梅孝朗亲手射死!当时车簿在一队亲卫的拼死保护下,想沿热海北岸突围,正被梅孝朗率领的中军赶上,梅孝朗在奔马上飞身跃起,腾空射出了一箭,这一箭之威不亚于当日阵前射子,将车簿连人带马都射穿钉在了地上。
几十万大军的战争,一方主帅竟然直接死在另一方主帅之手,是非常罕见的,也在军中被传为佳话。这一战还留下了另一段佳话,当大获全胜之后,梅孝朗坦然公开那天被绑在突厥阵前的,确实是他的儿子梅振衣,于是这个“阵前射子”地故事被人津津乐道,闻无不对梅孝朗敬仰万分,称赞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