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能够射穿皮甲的有效射程大约是六十步。百步内张弦射出,到对方冲锋迎上,正好是六十步左右距离,突厥军人仰马翻倒了一片。在这么紧张地气氛下还能计算的如此精准,号令下达的如此沉稳,士兵一丝不差的齐射完成,要经过长期的操演。裴行俭治军之严是有名的,梅孝朗也受其余荫。
弩兵出两轮齐射,弓箭手射出了六箭,河滩之上落箭如雨,密密麻麻到处插满了箭杆和倒下的人马,突厥付出数千骑的代价终于冲到了对岸。这是一段上坡,受到箭雨以及前方倒下人马的阻档,冲锋的度明显慢了下来。
距敌二十步,弓手撤弓加入战锋队,一片震天地鼓响,随即十几万人齐声大喝,就见刷的一下,唐军阵中突然伸出了一片整齐的獠牙,原来是所有的人一齐拔出了刀。这刀按唐代的度量衡有五尺长,笔直的刀身,刀尖是斜的,刀背两侧都开有血槽,刀柄很长,挥刀时可以贴到肘部,精钢反复锻造,并用包模技术局部淬火,韧性和锋利程度都极佳。
冷兵器时代的绝唱——大唐陌刀!在世界冷兵器战争史上,这种刀大规模的装备战阵成为制式武器,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刀光如浪如雪,就像一堵刺眼地无边刀墙,唐军动了,不是冲锋,而是随着战鼓声整齐的向前推进,每一步落下都有山摇地动之感。
想当年吴王杜伏威在江淮军中善用刀阵,今日梅孝朗也用刀阵,规模和威力要比当初的江淮军强大多了。一堵锋利的刀墙迎上了冲在最前面的突厥骑兵,惨叫声、马嘶声、金碰撞声、利器切入骨肉地摩擦声在每一个人地耳边响起。
唐军的每一名战士都毫无惧色,目不斜视只看前方,随着战鼓声整齐地向前推进,甚至挥刀劈刺的动作都带着整齐的节奏。哪怕被对方的兵器刺中了身体,也一样的挥刀向前刺杀保持着阵形不乱。有人倒下了,后排士兵立刻补上,这堵刀墙始终毫无缝隙,以不可阻档地气势压了过来。
人们谈到作战。都说士气很重要,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士气究竟是什么?尤其在冷兵器时代,它直接决定了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曾经有一个经常被流氓欺负的瘦弱小贩,有一天终于忍无可忍,挥舞着一把菜刀把十几个地痞赶出了好几条街,接连砍倒了七、八个拿匕的壮小伙。这种爆也可以形容为一种士气。在战场上,士气就是一种舍生忘死,激出全部潜能的精神力量,它有很强的感染力。类似一种群体无意识的催眠。在某种气氛下,哪怕一个平时胆小如鼠的人,也可能会变得杀人不眨眼。成功地将领都很善于调动属下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