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六不治(4 / 5)

算命者 命也可奈何 4037 字 2021-06-08

女皇在位期间(1741—1761年)就已经具有皇家博物馆的属姓,伊丽莎白女皇是最早修缮、也是最大规模修缮冬宫的皇帝之一。叶卡捷琳娜?阿列克谢耶夫娜二世女皇在位期间(1762—1796年)极大的扩充了冬宫的馆藏数量。1764年,叶卡特琳娜二世从柏林商人戈茨科夫斯基手中获得伦伯朗、鲁本斯等人的250幅绘画绘画作品,及来自欧洲和北亚地区的艺术珍品。存放在冬宫的艾尔米塔什(法语,意为“隐宫”,当时是她的私人博物馆),该馆由此而得名。为了彰显权势,叶卡特琳娜二世在位的34年间(1762-1796),不断大量的收购拥藏各种类别的艺术品,包括1万6000枚的硬币与纪念章。她在位的头十年便购置了约2000幅画。她的图书馆里的3万8000册书籍则反映了她严肃的阅读生涯——她读伏尔泰,也读卢梭作品,并与伏尔泰保持通信多年,一直到后者于1778年逝世为止。她把伏尔泰的7000册的藏书也买下来存着。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从1764至1789年先后建造了小艾尔米塔什和大艾尔米塔什。

1837年冬宫被大火焚毁,1838-1839年重建。1917年2月前,冬宫一直是沙皇的宫邸,1917年俄国皇帝尼古拉二世(1895—1917年在位)宣布退位,冬宫结束了它作为皇宫的历史。被资产阶级临时政斧所占据。1917年11月7曰(俄历10月25曰)起义群众攻下了冬宫。十月革命后,1922年成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遭战火破坏,1940—1943年圣彼得堡被德军围困,冬宫受到很大破坏,但馆藏的艺术珍品得到了列宁格勒(当时圣彼得堡被称为列宁格勒)人民的妥善而及时的保护。1945年二战结束,苏维埃政斧开始重修冬宫。

19世纪中叶,当时的俄国有一项特别的法律规定,圣彼得堡市所有的建筑物,除教堂外,都要低于冬宫。冬宫面向涅瓦河,中央稍为突出,有3道拱形铁门,入口处有阿特拉斯巨神群像。宫殿四周有两排柱廊,气势雄伟。宫内以各色大理石、孔雀石、石青石、斑石、碧玉镶嵌;以包金、镀铜装璜;以各种质地的雕塑、壁画、绣帷装饰;色彩缤纷,气派堂皇。

冬宫是一座三层楼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呈封闭式长方形,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最初冬宫共有1050个房间,117个阶梯,1886扇门,1945个窗户,飞檐总长近2公里。冬宫的四面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