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时李利麾下兵马便已捉襟见肘,不得不从后方驻屯军中抽调一部分兵力奔赴益州战场。结果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桓义和桓全二将就是最早跟随李利征战的老兄弟,司隶大战结束后就被派到后方守城。转为郡府兵将领,不再冲锋陷阵。征讨益州时兵力不够。抽调他们押运粮草,益州之战结束后他们主动请缨参战。随诸葛亮西征南蛮。大军出征当,李利亲赴校场誓师出征,为他们斟酒壮行;不承想,成都一别竟成永诀,桓义、桓全帐下四万余郡府兵悉数战死沙场。
桓义和桓全都是桓飞早年在西域大漠中结识的生死兄弟,除了他二人之外,还有桓狼、桓豹和桓双和桓忠四人。这六人原本都是西域胡人劫掳的汉人奴仆的后代,只有乳名没有姓氏,因自身勇猛过人,长大成人后便脱离胡人部落,各自占山为王,直到遇见桓飞之后相继被他降服,所以他们都是桓飞给取的名字,等同于家将。
实事求是的,李利早年在凉州之所以能够站稳脚跟,与桓飞率领的响马队伍投奔于他有着直接关系。换言之,如果没有这支响马的支持,就没有李利今日的成就。
现如今,桓飞帐下六名家将两死一重伤,只剩下三个健全的。于情于理,李利都要给予厚待,不管别人怎么看,他收买人心也好还是诚心诚意的关心也罢,该做的他都会去做。人在做,在看,人生在世只要问心无愧就好,何惧人言?
安葬了这些战死沙场的将领之后,桓飞情绪低落,整日借酒浇愁,连续半个月均是烂醉如泥。李利同样心情沉重,却又担心桓飞再这样颓废下去,早晚会醉死的,遂不得不将他带在身边,安顿好各项事宜之后便带着他离开长安,前往中原巡视各地屯军。
对于征战沙场多年的李利而言,早已见惯了生死,却不代表漠视生命,尤其是那些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前一刻还聚在一起把酒言欢,后一刻却已阴阳相隔。人在意志消沉的时候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旅旅游,或许心情就会好起来;这是李利此行的初衷。
此次李利没有带家眷,只有伸手不俗的滇无瑕和祝融二女相伴;倒是桓飞把家眷都带上了,一个正妻八名妾室,还有十多个姿色上佳的美姬相随,莺莺燕燕的整围着桓飞,左拥右抱携美出游,不愧是威名赫赫的“西凉第一战将”。
显而易见,李利此次轻车简从的前来中原,绝不单单是为了陪桓飞出来散心,肯定还有其他目的。身为一方霸主,他的时间很宝贵,仅是堆积如山的奏简就让他忙得晕头转向,哪有闲暇陪着麾下将领出来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