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群狼夺食(2 / 4)

骁骑 虎贲中郎 3314 字 2021-06-06

逃离长安之后,西都长安就此名存实亡。时至今日,天子刘协和朝中三朝老臣们已成为挡在李利和西凉众文武面前的绊脚石,朝中三公九卿及僚属只有这么多位置,全都被朝中老臣把持着,有他们占据朝堂,占着茅坑不拉屎,西凉众文武便难以跻身朝堂,总不能将他们全部罢免吧与此同时,若是公然将他们悉数除掉,必遭天下人唾骂,留下千古恶名;如若任由其发展下去,又会对西凉后续发展造成极大阻碍,强行压制着西凉众文武的晋升之路。

故此,当西凉军粉碎中原诸侯联盟的大举讨伐、取得司隶大胜之后,西凉众文武与朝中百官之间的权势斗争便随之凸显出来,矛盾日益激化。如此就使得长安城风声鹤唳,时局诡异,暗流汹涌,不少西凉将领和文官们对此颇有微言,只是不敢在李利面前提起,敢怒不敢言而已。

这一点从李利封赏治下主要文臣武将的官秩中就能看出来,像李玄、贾诩、李儒、郭嘉和周瑜等一大批肱骨之臣,以及李暹、滕霄、典韦、桓飞、徐荣、波才和马超等主要将领,他们全都是秩同九卿(俸禄),却没有实质的九卿或以上的实职,只能兼领京兆尹或州刺史之职。对此,他们都是李利的亲信心腹,自然不会有什么怨言,可他们被压制不要紧,要紧的是他们辖下的一众僚属就没有这种待遇了,官职和俸禄全都提不上去。如此一来,若说这些僚属也没有怨言,那无疑是自欺自人。

为官者,无论是两袖清风还是光宗耀祖,都逃不出“名利”二字,不为财便为名,不为名则图利。真正不求名不为利的官员不是没有,却是凤毛麟角,寥寥无几。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名利贯穿史册,始终不曾改变,人性使然,前人如此,后人亦如是。

乱世之中,为官者更为现实,封妻荫子着有之,扬名天下者有之,博取荣华富贵者比比皆是,试图改变命运者更是不在少数。因此,当李利位极人臣之时,跟随他打天下的文臣武将自然也有自己的期许。然而朝中文武百官的存在挡住了他们的晋升之路,挡人前途不啻于生死大仇、不共戴天,这种矛盾无法调和,必然是鱼死网破的殊死斗争。

身为西凉统帅,李利自然对此心知肚明,继而费尽心机谋划着解决之法。若是他连这一点都想不到,那他这个统帅也就做到头了,早晚必将被人取而代之。

于是,不久之后天子和百官们逃离长安,试图彻底摆脱李利的掌控,中兴汉室,再建大汉帝国。天子和百官们刚一逃出牢笼,尽管李利严令西凉全境封锁消息,任何人不得泄露,可这个消息还是在西凉众文武中迅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