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 帝王心术(3 / 4)

骁骑 虎贲中郎 3359 字 2021-06-06

低声说着什么。

再看侧耳听着李儒低声私语的李利,神色自若,脸上始终挂着温和的笑容。表面上,他在倾听李儒说话,实际上他那看似随和的目光却在有意无意地观察着堂下文武的神色变化。敏锐的目光随意地飘来荡去,将整个正堂的每个角落尽收眼底。每一个表情都被他暗暗记在心里。

今日之举看似有些突然,实则必然。事实上,早在李利入主长安的那一刻起。他就在思考着未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成功或失败、亦或是不好不坏的各种结果,他都预料到了,并做好了接受这些结果的心理准备。故而,他从不依赖任何人,始终有着自己独立独特的见解与目标,从来不会被谁左右。言听计从的事情不会在他身上出现。是以,不管是李玄、贾诩还是郭嘉、鲁肃,但凡有好的谋划策略。他都会悉心听取,而后中和自己的看法,从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战略战术。

久而久之,在李利麾下不存在不可或缺的谋主和权威将帅。真正的权威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所以,即便是聪明睿智如李玄、李儒,智计百出如郭嘉、贾诩,用兵有方如周瑜、徐荣,对西凉军政的影响力都极为有限,不会造成尾大不掉之势;只要李利一声令下,一切都会随之改变。

与此同时,李利对麾下所有文臣武将都是抱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大胆放手并大胆放权,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却始终掌握着收放尺度。一旦发现有人翘尾巴或表现出渐渐做大的趋势,便立即采取必要的手段,及时掐掉这种不利势头或苗头。

其中最典型的事例便是,安北将军周瑜风头正劲,以致于胆敢私放孙策,于是李利适时出手,一举收回兵权,并借此将势头强劲的周瑜打回原形,回归到正常轨道上来。这一放一收之间看似很容易,实际上其中收放尺度的把握至关重要,稍有差池便会失去一员亲信大将,致使其铤而走险,亦或是心灰意冷。

如果这种事情发生在天下一统之时,亦或是李利年事已高,那么他绝对会毫不犹豫地除掉周瑜,永绝后患。但眼下天下纷乱,正是用人之际,且李利还很年轻,完全有能力掌控局势,因此他不会为难周瑜,而是采取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策略。借机削弱周瑜兵权的同时,再加以安抚,使得周瑜大起大落之后仍然得以重用,如此才能真正收服其心,使其真正为我所用,不敢再有丝毫僭越之心。

这是主臣之间的无声斗争,不仅周瑜是这样,早先的李玄、贾诩、李儒和郭嘉等人同样也是如此。经过一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磨合之后,曾经集军政大权于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