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忙忙碌碌的三天时间,悄然而逝。
在李玄和郭嘉二人协力操办下,赵云已故兄长赵风得以顺利下葬,入土为安。
按照旧制,逝者最少要在家中停放半月,以示亲属对逝世亲人依依不舍的悼念之情,怎奈天气渐暖,尸体不宜久放。因此,头七刚过,次日清晨赵风便出殡下葬,不过却是以乡侯之礼风光大葬。
对于赵风死后的追封事宜,完全是李利一力做主,追封赵风为忠乡侯,将赵云家中五百亩农田分给五十户邻居。自此以后,他们便是已故赵风的食邑佃户,长期负责看护赵风坟冢,每逢节气都要焚香祭拜,敕封诏书将在李利离开冀州之后下达。而李利将在长安三辅之内,补偿赵云、赵雨兄妹数百亩农田和一座乡侯府邸,以供赵家嫡系亲属居住生活。
这是权宜之举,李利也算略尽绵薄之力,藉此彰显对赵云的赏识器重与特别关照。
若是平时,赵云是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断然不会接受李利如此平白无故赐予的爵位,因为无功不受禄。然而,李利此番追封已故的赵风为忠乡侯,按照勋侯之礼下葬,赵云确是十分感激,坦然代替亡兄愧领了。
毕竟雁过留影,人过留名。赵云的兄长赵风死后能够得到勋侯的谥号,这是极其荣耀之事,将永远载入赵家庄族谱之中,足以令十里八乡的乡亲们口口相传,流传后世。
而这种册封勋爵之事,放眼天下,在众诸侯之中只有李利能够做到,其它诸侯纵然可以对麾下文臣武将私授官职,却无法赐予爵位。
恰恰是这个极不起眼,廖胜于无的追封勋爵,使得赵云对新主公李利感激涕零,此前蒙在他心头上的一缕愁云就此消失殆尽,既而心悦诚服地拜入李利麾下。而他与桓飞、许褚和陈到三兄弟之间的一丝芥蒂,也随之消失,真正成为意气相投、志同道合的结义兄弟,生死之交。
这并不是赵云私心作祟,过于势利,而是整个东汉社会的现实情况便是如此。
纵观历史,历朝历代的帝王为何要在即位之后,追封已故的功臣,其目的就是为了向天下人展示恩德,树立标榜,藉此收取人心。
而今李利虽不是帝王,但他却拥有等同于帝王的权力。因此他就能够充分利用手中权势,对自己赏识的文臣武将施以恩惠,借此笼络人心;不管别人怎么看,但他达到了预期目的。凭此,就足够了。
而他之所以要将天子刘协供在朝堂之上,不惜花费大量钱粮供养皇室宗族,维护天子威仪,就是因为借着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