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并非孑然一身,他们的性命并不仅仅是自己的,他们做不了自己的主。说走就走不过是书生意气罢了。
他们痛极之下惟有不停地奋笔疾书,把一腔爱国之情亡国之恨尽诉笔下,真可谓字字泣血行行传情。
花朵朵不忍看着他们如此消沉,连番劝慰之下却也无甚大用。其实她十分理解他们此刻的心情,毕竟在战乱的年代,他们的文字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书生意气也许能激扬文字但却无法指点江山,他们最大的悲哀也许就是源于他们有着太多的书生意气,这是身为书生之最大的不幸。
花朵朵最后只能安慰他们说:“这场战争总有一天会结束的,无论结束之日大晋朝还在不在咱们都还是大晋人。就算沦为亡国奴你们都应该要坚强。因为国家和民族的脊梁,需要你们这些读书人去撑起来,咱们活下来的人活得有没有尊严,要靠你们这些读书人去努力。”
“战争的年代不需要你们去做无谓的牺牲,因为和平的年代,需要用你们的才干来重建家园!你们要知道,百无一用的从来不是书生,能够担当撑起国家脊梁的人,从来都是书生,你们方是国之大才。”花朵朵最后说的这席话,让韦子寒等人陷入了长久的沉思。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都在思考这个关于如何灾后重建的问题,好像一夕之间终于找寻到了自己的价值一般,他们迫切地想要为这个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再也没有心思去悲天悯人。
花朵朵见总算把他们从泥淖里拉了出来,心里暗暗地松了口气。
如此不知过了多少天,在花有福等老一辈沮丧地以为自己将要埋骨在这个暗无天日的石洞里时,花朵朵派出打探消息的死士终于传回了让人震惊的好消息。
经过十多天的焚烧杀掠,敌人的铁蹄几乎踏遍了青门镇的每个角落,直到大街之上再也见不到半只活物,这些贪婪的蒙古军方舍得丢下这块鸡肋,准备士气如虹地一举直捣长安,将这个王朝一举歼灭。
在他们的大军横扫大半个大晋,终于快抵达长安时,他们的前方却迎来了一只浩浩荡荡的大军,领军的是一个年方双十,容貌俊朗的少年。
蒙古大军本还不将这少年统领放在眼里,毕竟他们从未听说过大晋朝有哪个将军长得如今年轻。他们见过最年轻勇猛的那个姓楚的小子如今还躺在他们蒙古人的军营里半死不活的哩!这个小屁孩想来也不过是个绣花枕头。
领军的二皇子想罢不由仰天大笑,“你们大晋朝连一个像样的将军都拿不出来了吗?竟让一个还没脱奶的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