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 斯大林的底线(3 / 4)

意冷。本来以为有了T-34/76之后,在陆地战争方面能够不弱于中华,没有想到一千多辆坦克一上战场,连半天都坚持不下来。并且还是在数量上远胜对方的情况下,这如何不叫斯大林失望。

不过在看到这封电报后,斯大林心中也仿佛放下了一块石头。以前中华身上都仿佛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让人看不清楚,不知道面纱下面隐藏着什么东西。而通过这次战斗,斯大林不敢说中华露出所有的力量,但最少也露出了一部分,就算是冰山一角也足够了。当然要不是因为存在试探的心思,斯大林也不选择在冬季发动计划。

一款比T-34/76强大很多的坦克,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消息。而且中华自己使用的中国豹比外贸强大了不只是一点半点,这点也十分重要。通过这些消息,斯大林有信心,再过几年苏联一定能搞出更加强大的坦克。同时斯大林现在也开始坚定一个思想,坦克部队要集中使用。之前他还有些摇摆,坦克是分开使用还是集中使用,现在已经不用再疑惑了。

而对于朱可夫,斯大林并没有去责怪,是中华太神秘了。相反他觉得朱可夫做得不错,虽然有些方面还略显急躁,但已经比苏联其他将领好很多。这带你斯大林还能看得出来,不然他也没有办法走到今天这一步。如果说这场战争不是朱可夫在指挥,换成任意一个苏联将领,那结果指挥更加悲惨。

斯大林对朱可夫的提议很心动,但为了大局着想,斯大林也只有断了这个想法。这场战争必须要尽快结束,亚洲距离莫斯科太远了,并且亚洲比起欧洲来说,也落后了不少。苏联的目光应该放在欧洲,亚洲是鞭长莫及。

在斯大林心中有一点最重要,苏联在远东只需要一个敌人就够了。比起和日本为敌,斯大林很不想和中华为敌,答案众所周知。而且斯大林更加的讨厌日本,加上中华都没有提及远东那一百五十平方公里的土地,而日本则是在库页岛的问题上左跳右跳的,很不安份。并且还仗着新主力舰富士号,搞出双方海军对峙事件,这些都让斯大林极度不爽。

远东的兵力一方面是要防止中华的突然攻击,一旦中华突然进犯,好歹有兵力挡住,让国内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而另一方面就是时刻打算要收拾日本,要是和中华签订协议,那斯大林就有底气去收拾日本人了。省得老是担心中华在后面虎视眈眈。

底线很简单,明年之前要和中华达成和平协议,最好是一份都不吃亏的和平协议,双方减少在边境的驻军,给两国减减压。而和平的前提是,朱可夫要坚持到西伯利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