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七章 民心(5 / 7)

签下了那一张合约,刘庆健的心已经被兴奋装的满满的,那时候起,他就决定以后只要国家需要,叫他上战场,或者捐出所有家产都可以。如今只是要碎石子,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之后两人扯了很久,一个死活要送,一个硬是要给钱,最终刘庆健只收一半的钱,其他的坚决不要。

眼见对方如此坚定,董荷斌也只能接受这个提议。

————————

中华大地上不乏像刘庆健这样的人,有些则是组织一些工人去帮忙。一些有名望点的,则是直接发起捐款,呼吁各界人士,捐款支援祖国的大建设。

陈绍的免费教育方案,让很多人再次被他的义举感动。在他们看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尽可能的去回报国家的付出是他们应该做的,比起陈绍免费教育的举动,这些都是小节。

这段时间修路几乎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

“什么时候修路啊!”

“快了,听说快。”

“明天就要修路了。”

“还招人吗”

“招,你没有看到那张大大的告示。”

这类的话天天出现在中华大地上。这是人们在茶余饭后时常议论的事。大概是由于太渴望了吧!稍有一点修路的消息便会引起一阵阵轩然大波。修路的好处不只是让某一个人,某一层阶级的人获利。这是对于全民而言的。以前的出门难,以前担心水果都坏了,以前进城赶集要绕一大段路。只要道路开始畅通,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一些马路之前都是一片狼藉,地上到处坑坑洼洼。污水填满了洼地,就像一个水坑,就算是骑着自行车在上面,裤脚都会浸湿一大片。晴天时,风刮起飞尘土四处飞,呛得人呼吸不过来。雨天一片泥泞,厚厚的泥土沾在鞋子上,几乎不能拔动,就是这样的一条土路,一些村庄不知用了它多少年。

如今,这样的土路,已改了昔日的面孔,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它已改头换面,泥泞,尘土飞扬的土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水泥马路,路的两旁栽满了树木,期待它们有一天能绿树成荫,为行人带来一些凉爽。

当然这离不开大量的劳苦大众来帮忙,各地有许多的很多村民看到由军人牵头来修路,都很自觉的来帮忙,当要付给他们工钱时,很多人都不愿意收。很多村民都明白,帮点忙不要紧,相比起政府为他们做的,这点忙根本不算什么。黑心的地主被抄家了,如今各家都有了自己的土地,村里的小学也在建造,以后就不用担心娃不识字,怕他们一辈子出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