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赤恒是兄弟,乃是忠字堂杜丰死后托付给他们照管的孤儿,靠在水月宫所在寺庙打杂为生。伯伯看他有些才气,时常接济他。他却总是拒绝旁人的救济,认为这是一种耻辱。他有个结拜小弟,是个在小庙寄宿的流浪儿,他给对方起名赤焱。他十分傲气,最反感别人认为他穷,说那是看不起他。更不喜欢受人接济。不过,他再穷,自己没饭吃也会接济赤焱。他心怀大志,可惜怀才不遇,年轻时多次考试落榜,尤其喜欢读那些愤世嫉俗的诗句。后来,他的妻子嫌弃他贫困,带着孩子不辞而别。他去找妻子,要回孩子。富商派手下打断他的腿。”
“他受了屈辱,想不开,竟投湖自尽。幸好被一位路过的黑门恶棍救了。他死而复生,整个人都变了,在墙上留诗一首,说自己要做黄巢第二。然后折断了笔,脱了书生的长袍,换上绿林装束,跟匪人走了。带走仁君去投靠匪帮的人,就是水月宫的庙祝。而古榕水寨则是仁君投入匪帮后的第一个栖身处。后来,跟随匪人洗劫了富商家,杀了富商与妻子报仇。他们以此为始,四处为非作歹,到处烧杀抢掠,为虎作伥。匪人的头头死后,他有了财力,又有头脑,笼络众人,成立新组织,当了个恶人中的恶人。再建立了一系列经济实体和集团公司,这些经济个体组合起来,成为俗称的帝国财阀”
我点头,“是的,他去世前,和后来另娶的妻子生有一女。是为杜海凰。杜赤焱知道义兄遇害,近年拼命要在黑岳手中夺回义兄的产业。杜海凰则自立门户,她对产业没兴趣,但与黑岳有仇。”
“他曾写信给伯伯,诉说人生体悟,说要想成大事,就要够残酷。丢掉一切仁义道德。他笃信仁义,却一贫如洗。他投笔从匪,却从此飞黄腾达。可见人生际遇,兴衰成败,都是无法预料的。”
洪可馨望着断壁残垣,感慨万千。
“我很小的时候,还曾见过杜伯伯一面。那时候,他和伯伯还没有因金矿的事反目成仇。杜伯伯不缺钱,那个金矿的事只是让他没面子,还不至于让他们撕破脸。伯伯知道他过去的苦,所以也没有太责备他的所作所为。只请他不要把仇恨发泄在无关的人身上。”
我看着简单质朴的屋子,心想:“这个仁君倒也不是贪图富贵的人。”
“后来,因为伯伯帮助铁先生,他们才彻底闹翻的。因为那件事牵涉的利益太多,双方都无法顾及交情了。”
秋日的大风走过平湖了,北雁顺着秋风南飞。
天气越来越冷了。院里一株梅花。暗地冒蕊。
洪可馨去屋子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