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焦头烂额的本初(2 / 3)

不免发毛。

很快伤亡情报汇总了上来,在这一次的暗袭当中,袁军竟然死了五千人之多。

哎呦呦~。袁绍没想到就这小股的偷袭,就死了这么多人,便感到自己有些受不了了,叫道;“公与,公与!这可如何是好。”

沮授满头大汗的走了出来,道:“主公,这一定是高孟严的骚扰战。他一定将部队分成了许多小队,而我军很难在山间密林中发觉,这才着了道。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加强戒备、加快行军速度,以便尽快到达壶关县城,当走出壶关山区后,高孟严就会丧失这种战术。”

袁绍也有自己的盘算,问道:“这么多袭击地点,高孟严不可能有这么多兵的!”

这时张郃带来了最新消息,“竟然是附近的山民,高远发动了百姓,或几人,或十几人,或几十人,最多不会超过百人,就在我军的必经之路上埋伏!”

袁绍这才知道侵扰者极多的原因,原来百姓也加入了进来。他十分不解,“百姓怎么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帮助高孟严。”在他看来,若是想让百姓加入战斗,只能是以炮灰的形势,背后还要有督战队威慑,不冲就杀,百姓才会向前冲。

而情报显示,这些侵袭的百姓身边并没有高远军的督战队,完全是自发的,这在袁绍这种士族诸侯心里,根本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出身低得多的沮授,却是能够体会到百姓的心意,“主公,高孟严的施政十分得民心。”

袁绍眼珠子一瞪,“我也可以……。”当他想到邺城还有几十户从并州跑过来,嗷嗷待哺的士族之家时,愕然而止。他可是亲口答应,夺回并州后,就赐还给他们应得的土地。

沮授用了一个眼神,袁绍也就默默点头。由于他的出身和手下那些人,高远能够做到的他做不到,就如同后世那位,明知打土豪分田地会得到民心,但也是不能去做。

袁绍十分压抑,道:“公与,如何是好?”

沮授还是先前的话,“尽快夺取壶关县,离开山区,高孟严就会丧失这种战术。”

于是袁绍从其言,这边一耽误,就是小半个时辰出去了。袁绍便让文丑为先锋,再一次启程。

袁绍一路走过,路边皆是本方阵亡士兵的遗体,有些身上插了十几支弓箭。这让他十分恐慌,忧心忡忡。

刚刚走了没有二里地,只听前方一阵炮响。袁绍惊心叫道:“怎么回事,怎么回事?”

“报……,前方敌军赵云挡道,已经跟文丑将军打起来了!”

九万袁军绵延几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