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3章 魏氏地主庄园(3 / 6)

甲一方。在几代人中相继有二十多人在朝为官或被皇廷封赠为官,在京城、天津、济南、青岛及惠民四周各地开设了十余家钱庄、当铺,而且还开设了规模大小不等的手工作坊。当时,济南北郊最大的纺织厂和济南货栈场地也有魏家的股份。另外,魏家还与章丘巨富孟家联姻,在孟家的“瑞蚨祥”号绸布店中也持有股份。魏家在魏村的周围拥有200公顷良田,成为鲁北一带远近知名的名门望族。

1886年,魏氏家族福寿堂兄弟分家,魏肇庆即开始筹划建造新宅第,但他拖了3年才动工。作为富甲一方的大财主,钱不成问题,魏肇庆主要是考虑建造一座什么样的宅第,才能符合自己的身份。魏肇庆曾到附近的州县访察名宅高第,但都不合他的心意。他通过父亲的同僚结识了宫廷御用建筑设计师,讲出了自己的想法,且奉上十分丰厚的酬金。这位设计师低头思谋良久,后问他家资如何。魏肇庆言道:“只要你能设计得出来,我就能建得起。”一个月后,魏肇庆再到京城,见到了他未来宅院的设计模型,果然正如他所想,心下十分满意。

光绪十六年(1890年)秋收之后,择吉日,魏氏庄园正式开工了。首先是挖塘垫基,当时运土的工具主要是筐。民工挑一担土发一木牌,每日以牌数计酬,到协和院兑换钱粮。取来的土与石灰、沙子搅拌均匀,成为三合土,每铺一层,就夯一遍,一共垫了3米多高。到今天,虽然有地基下沉,但整个庄园的地基仍然高出地面3米多。

魏氏庄园一直建到了光绪十九年(1893年)的秋天,整整3年。动用了多少人力,花费了多少银钱,无人能考究。但曾有人对修建城垣的费用作过统计,当时每垒一层砖要花费白银50两,如此累计,仅修城垣一项所用白银就达2万两。

光绪二十年春,正值春暖花开之时,魏肇庆择定吉日,举家从协和老宅迁入庄园。此时,魏肇庆嗣母已于庄园落成的前一年即光绪十八年病故。搬入庄园的有魏肇庆夫妇、长子、次子。据说,还有他的女儿,但没有资料记载。乔迁之日,魏家大摆宴席,招待四方宾客。魏家大门前的广场上搭起双戏台,连唱多日。魏氏庄园的落成成为当地的一大盛事。

可以说,魏氏庄园是魏氏家族繁盛达到顶峰的标志,也是魏氏家族走向衰败的开始.

魏家有食盐专营权,惠民南部70%的人都必须从魏家盐店里购买食盐。而到了清末民初,社会动荡不安,私盐猖獗,政府无力控制,魏氏一族的专营权大大受到削弱。1914年,山东盐务进行改革,食盐由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