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达,我一开始就告诉过你,命数这东西,是不能人为阻挠的。”
【二】
万事万物皆有命格。
师父说,生死有数,人一旦阳寿尽了,就该回到该去的地方,不然人世的平衡便会受到影响。可总有的人不愿回去,有的是因为情缘未了,有的是心怀不甘,诸如此类,不计其数。而师父所谓的渡劫历练,便是让这些徘徊在人世的魂魄回到他们该去的地方。
我在阆中的一年,随师父修习星象历法,三界古今之事,灵犀谷依山环水,谷中桃花四季不败,兼有白草,师父的药庐便在山麓,云雾相随,如古书中的桃源,时隐时现,只待有缘人,寻常若没人引路,便会误入了某一处,不复得路。
我总觉得这事听上去还蛮残忍的。
师父表示,想修仙,总要付出点代价。
那我岂不是很幸运?什么也没做就白白捡了个大便宜。
这时他就会看着我,说不清是什么语气,“你阿娘,她······算了,不提也罢。”每次我都期待从他那知道些和阿娘有关的只言片语,他却总是话到一半,便缄默不语。
我忘了阿娘的样子,忘了她哄我入睡时轻哼的古谣。
可我还清楚地记得,她衣上温暖明媚的味道。
所以我常一个人在丽正殿呆坐一天,贪婪的捕捉这里一景一物的气息,我闭上眼睛,想象阿娘还在这里,还会宠溺的唤一声我的小字——小兕子。我努力地回忆她的笑容和模样,直到太子哥哥来寻我。
他喜欢在这里看书,或是练字,有时候他也坐下来陪我发呆,什么也不做。他们说,太子殿下不务正业,荒于学术,而后叹息良久。
只有我知道,太子哥哥只是和我一样,想念阿娘了。
我离开整整一年了,耶耶,太子哥哥,他们会不会像我想念阿娘一样,偶尔想到小兕子?
“明达,”师父唤我,“这一年来你可习得一二?”
“哈?”我愣了一下,渡劫历练这种高深的东西,一年来我似乎除了和狐狸一起爬树下河,从他爪下救过一窝小黄鸡之外······似乎就没什么功德了。
我等着他训我。
师父面无表情,一本正经道,“你可以出谷了。”
“哦。啊?师师师父你说啥?”
他看着我笑了,“为师说,你可以出谷了。”
【三】
我师父这个人,平时一丝不苟的,偶尔幽默一下,还是冷幽默。
这三年来,我在谷中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