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东风破(5 / 23)

混在圈里 周记包子铺 19756 字 2021-06-05

会儿又有幸人饮茶苏而演至唐代,由此茶文化兴起。”

依兴看张处长不住地点头,有接着说:“制茶法由糖饼茶,宋团茶,明叶茶,乃至清功夫茶。茶由药用而饮用,而艺用,而禅用。

相传释迦牟尼拈花示众,迦叶这老小子笑了,遂有以心传心之教外别传,又传说当年达摩老祖少林面壁,揭眼皮而堕地成茶树。老爷子说此寓所指禅茶甚有深意,大概指禅道,茶道,不离生活。

这一茶一禅,两种文化,有同有别,非一非异,一物一心,不即不离。而茶禅一味则是由宋朝临济宗大圆悟提出来的,他当年手书‘茶禅一味’四字真决,由日本留学生辗转至日本高僧一休宗纯手里,成为日本代代相传的国宝呢。”

张处长听得不住地点头,似有悟于心。

“班门弄斧了,嘿!”

“别这么说,你爷爷很了不起,显是对这两种文化有研究。”

依兴心想那是,昨晚在大爷的网上查资料查到下半夜,再不震震你不白忙活了。

张处长轻托着茶杯,整个人靠在皮椅上,眼睛半闭着,接过了话题:“形成上者谓之为道,而形成下者谓之器。道不器不现,器无道不明,所以茶道也不完全离开茶艺。就看现在外国流行的午后茶,韩国的礼茶,台湾的茶馆茶艺,及江浙一带的功夫茶,盖碗茶,这些形形色色的也都只能说是茶艺,不是茶道。这区别也就是在‘艺’和‘道’上。‘艺’只是色、香、味上做功夫,高一点的不过是饮茶人的修养。而茶道据我理解,茶道乃是修身、润心、净心正所谓凉台、净室、明窗、曲江、松风、竹月、行吟、清谈、把卷……”

“张处长,您真是有研究啊,您说的那些我都不太懂。爷爷也没跟我提过。”

张处长呵呵一笑,“哪里,哪里,你爷爷才是行家。”

依兴牙都倒了一半了,还得硬着头皮说:“我记得他跟我提过冷水泡茶慢慢浓的道理。”

张处长沉吟了半晌,“嗯,说得好,值得细细品味,或浓酽,或清淡,又或苦尽甘来,好,好,耐得住冷,耐得住寂寞,耐得了清淡,冷水也罢,慢慢浓起来的。不只是茶了。嗯,好,又禅味,小依,悟性不错,哈哈,我看你有慧根呐……”

依兴心想我有个屁慧根,要是换了老周来还不给你气死!嘴上说是:“张处长,听您一席话,受益匪浅……”

“别这么客气,我才是受益匪浅,这,无功不受禄……”

两人相视一笑。

张处长送依兴下楼时的神情大不相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