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何以为求(7 / 14)

混在圈里 周记包子铺 12662 字 2021-06-05

笑,依兴尴尬的陪笑了几声,依然要坚持唱完,老曹说有始有终好样的,说完就去了WC,一会一半人都去洗手了...

第四节朋友,过得可好

这个世纪的最后一天,三好街大多公司都象征性的上了半天班,到下午就冷冷清清见不到几头了,英雄也不例外,门市决定元旦放三天假,家在外地的有四天假期。于是马上有人冒充南方来的,老周更离谱,说自己是北朝鲜的,于是被众人按倒一顿暴打。

苏婉等几个外地女孩都下午上了火车,九妹觉得家太远,于是不走了,技术部董刚带头下午去喝酒,依兴推说有事没去,老周临走时也找依兴到家里玩玩,这小子居然也一口回绝。

依兴是个游戏玩家,他对游戏的痴迷在同龄人中也算是提得上一笔。原来他心里惦记着盼望已久的游戏,希望借着放假的几天好好过把瘾。

依兴到了桑地市场看到景象也颇为壮观。买盗版的基本分为两条战线,一条南北走向,一条东西走向,浩浩荡荡地把整个东科和桑地围了起来,这不禁让依兴想到了钱钟书的《围城》,而且光顾的人也是骆绎不绝,人头攒动。按现有规模,三好街绝对是东北最大的盗版集占地。依兴觉得就凭这点在三好街混也是比较幸福的。

他不太喜欢和卖盘的大姐大婶们计较八毛的,尽管他也是圈子的低收入者。依兴有个朋友就在那儿卖盘,深知他们的辛苦。圈子里流行过这样一种说法:卖盗版的不如卖正版的,卖正版的不如卖散件的,卖散件的不如卖品牌的,卖品牌的不如卖盒饭的。而卖盗版的又是最惨的,平素里好的时候一个月卖个两三千片,一片赚个一块两块的,但是费用一核算也不小,平时三餐不能少吧,每个月摊床钱也要个一千二,三的。加上还要缴一些“保护伞”的管理费,一个月下来也没剩什么,要是上货不好卖的压在手里也是让人郁闷一阵。

但这都不是重要的,一旦有XX文化局XX公商局,XX等等来这里收刮一阵儿,那卖光盘的本来已是惨淡的经营的更加雪上加霜。

如今看到朋友那儿卖得正火,依兴心里也替他高兴。

依兴那个朋友姓海,依兴和他混熟了以后一直叫他海鲜,海鲜今年24了,也没个正当职业。不过他人一直很乐观,至今名片上还印着“海子第九艺术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

依兴在旁站了一会儿,看人少了,凑过去:“今天怎么样?“

海鲜一脸的兴奋:“今天一上午加一中午出的特别好,估计到晚上卖个三四百张也没个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