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到是粗鄙的刀剑还能保护家小财产,认识到这一点的秦家,渐渐有些放弃了“子曰”,一点点的又拾起了刀剑。到了秦明这一代,生性豪放的他不好读书,只好练武,不折不扣的是个“武痴”!
秦明幼时,秦家逐渐富裕起来,这也给了他很好的练武条件,经过名师指点的秦明,十六岁就可以拉开五担的强弓,十七岁时更是在反击“过山瑶”的侵扰中,射死广南东路“过山瑶”首领——奉常,一时间,闽南、粤北之地,无人不晓少年英雄秦明,从此,再无贼人敢犯武平。随后,秦明被征僻从军,在平广南东路李金之乱中,秦明勇敢善战,屡立战功,官授福建路厢军正将一职。李金乱平,秦明被调至泉州,数年后,因不满宋庭重文抑武,秦明辞官归隐。此时,秦明双亲相继亡故,与弟又不和,故携分家所得,迁居福建路漳州治下的同安县。秦明分略有所得,加之秦明在军中时的威名,故很快在同安购房置地,定居下来。秦家所在的大宁庄,土地贫瘠,粮食产量很低,但大宁庄靠近安仁盐场,凭借着秦明的名气,秦家开始涉足贩盐,后秦家又经营起海上贸易,数年下来,秦家遂富甲一方。
说到这,不得不特别提起秦明的夫人——秦许氏(此时,女人大多数是不取名字的)!
秦明虽勇力过人,然却有一惧,即“惧内”。秦许氏虽为一柔弱女子,但身上承继着畲人的豪勇血脉,性刚烈。平日里,秦许氏相夫教子,很是柔顺,而一旦秦夫人发怒,则以秦明之勇亦只得退避三舍。秦夫人善理财,秦家贩盐、海贸诸事,多由秦夫人幕后操持,方才大成,否则,以秦明的性格,那分家之产恐怕早就被秦明用尽了。
秦许氏十六岁嫁给秦明,先后育有两女一子,除去早年夭折的一女一子,秦安已经嫁人的大姐,名秦娥,她比秦安年长二十岁,育有两子,多年前,王秦娥就随夫迁居于两浙东路台州府天台县(秦安大姐夫李绅为天台县丞)。
家中有贤妻理财,秦明自然诸事不问,整日里舞枪弄棒,要不就是带上庄丁,牵上猎狗,呼啸于山林间。日子虽过的轻松,可秦明也有小小遗憾,那就是年近四旬,仍膝下无子,惧内的他又不敢纳妾,只得私下里到处拜佛求神。也许是天见怜,这回,夫人竟然老蚌怀珠!小心翼翼地度过了十个月,还真是生了个胖小子,秦明怎能不乐?于是乎,秦明在小秦安出生之后,马上就呼朋唤友,大摆宴席,足足闹了三天,秦明才心满意足地安分下来。
这些,秦安可是不懂得,他只晓得饿了吃,累了睡。
时光荏冉,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