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围。按《大夏国钦定礼仪法》规定,任何大夏国民只能上跪拜圣父,下跪拜父母至亲,除此之外,即使是君王面前,也最多只能行九十度鞠躬礼。而在军中则一律只能行军礼,即右臂上举四十五度,大拇指内弯向掌心,其余四指则并拢向前伸直,谓之“举手礼”。笔直前伸的四指里最长的中指代表着华夏民族,次长的无名指是代表着大夏国,食指是代表着华族圣教,小拇指则是代表着国王,内附的大拇指则表示行礼之人心中只有民族、国家、圣教和国王。当然,如果你不是圣族子民,也就不会是圣教教民,更就不能成为威武的大夏国军人,你自然也没有权利行“举手礼”,如果无权行“举手礼”者擅自违返礼制,更将会被视作对圣族、圣国、圣教、圣民的的侮辱,那么任何圣民都可以将你处死!本来,“举手礼”在最初之时,仅仅是军中礼,但随着圣教的不断发展,狂热的普通教民也开始行举手礼,以至后来华夏帝国礼部不得不作出规定:“举手礼”只能是军人或曾经从过军的人才能行。其余的普通教民只能行“手礼”,即右臂不上举,而是将右掌按于左胸之上,上身随之向下弯曲呈鞠躬状。
汉袍作为汉族、或是华夏族的礼服,成为了祭祀、重大节日、或是喜庆之中才能穿着的“华服”。日常之间,为便于劳作和体现汉袍的尊崇地位,则只能穿着常服。政府官员一律着“夏服”,也就是秦天设计的两件套服装,简单点说也就是“中山装”。国防军、国民军的军服也是秦天一手策划设计的,褐色的仿德式军服,左胸绣上国防军的拼音缩写“GF”,或是国民军拼音缩写“GM”。当然,在冷兵器时代,这件漂亮的军服只能是礼仪服或是军中常服,真正的在训练时,军人们还是要换上作训服,上战场则是要换上盔甲的!大夏国军人最为区别于任何散兵游勇的军衔制,也在军服上在两肩上用“杠”和“星”的不同组合加以了明显地区分,这也更好的完善了大夏国军队森严的等级。
《唐刀手进行曲》是军中最先流行的军中歌,本来是非常有望取得大夏国军歌的地位,不过在汉弓手等其他军种,尤其是在大夏国海军的强烈反对之下,《唐刀手进行曲》最终没能成为嘹亮的军歌。写一曲荡人心魄的军歌,于是成了秦天又一项重要的工作,好在听过许多歌曲的秦天也是信手拈来。
“风云起,山河动,华夏军人声势隆,无畏勇士知精忠。
金戈铁马,鏖战杀场,驱逐靼虏是先锋。
纵横九州,复兴华夏,所向无敌,创大功!
战旗摇,金鼓响,龙腾虎跃军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