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一直忙于建设台湾,忘了黄河大水一事!但愿现在出手,还可以拯救一部份灾民,寥甚于无吧!”打定主意后,秦天归心似箭。好在石碌钢铁厂诸事合谐,应该现在离开不会有太大问题。
第二天,秦天找来郑健和尹春,将自己要马上回台湾一事告知他们,“在我走后,你们不要松懈对石碌钢铁厂的防卫,要做到万无一失!”秦天在交待完防务方面的有关事宜之后,不忘再叮嘱郑健和尹春一番。
送走了郑健和尹春,秦天又叫来了潘林。潘林,父母早亡,现年十八岁,“海天孤儿院”第一期速成班学员,以各课成绩全优毕业。毕业后,被祁峰送到工匠坊学习,二年功夫,潘林就精通治炼和锻造技术,成为秦天要着重培养的技术人材。潘林,不仅对技术方面有强烈的个人爱好,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对于秦天极为忠诚!不客气讲,他随时愿意将自己的生命,还给在他几乎死于贫寒时,给了他第二生命的秦天。潘林的忠诚几经秦天考查,得到充分的证实。这种“又红又专”的超级人材,秦天怎能不重用?此次,秦天带他来海南,一方面就是他对治炼方面有一定的专攻,另一方面就是在实践中对他进行一些指点,让他可以成为自己手下独当一面的负责人。秦天在叫来潘林之后,同样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告诉他自己马上要回台湾,石碌钢铁厂厂长一职由他担任。接着,秦天不容潘林推辞,马上将自己早准备好了的工厂制度等等文件,交给了潘林。秦天见潘林似乎还有些犹豫和担忧,又说:“不要害怕承担责任!相信自己,你有这个能力!我很相信你能做得很好!你大胆地去做,我会全力支持。”见秦天话已至此,潘林点点头,慨然接受。
当天下午,秦天招集所有人员,宣布了人事任命,要求大家要服从潘林的指挥。随后,秦天收拾了自己简单的行装,预备在第二天向陈清告辞之后,就踏上了回台之路。
为了赶时间,秦天这次只带了随从,连石碌钢铁厂刚刚生产出来的钢材也没来急携带。不过,秦天却不得不带上了几个尾巴,这就是陈清的那个侄子——陈平和他的四个好朋友。原来,秦天在向陈清辞行时,陈平听说秦天要走,当即就闹着要和秦天出去见见世面,而早就有心对秦天多多了解的陈清,一听侄子这么一说,也马上出面请求秦天把陈平带上。这样一来,秦天也不好驳了他的面子,再则,为了今后在琼州能顺利实现与黎人的融合,秦天也觉得让陈平去台湾看看,会有助于黎人,尤其是本地黎完全接受自己的主张,这样或许会减少许多未来的麻烦。于是,秦天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