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军队装备(3 / 5)

年(即南宋嘉泰三年)二月,这种被命名为“汉弓”的长弓才算完全定型。汉弓以台湾岛上出产的优质杉木为主材制成,汉弓的弓身长度为150厘米,弓架的前部为圆弧形,后面则是平的。弓身中间的手握部,宽3.5厘米,往两端方向逐渐变细,端部用角料镶包。汉弓的箭矢分是以轻材质的白桦木为杆,箭长为85厘米,箭头为精钢打造,三棱锥刺形。汉弓最远射程达到370米,有效射程为260米,在150米范围之内,汉弓射出的箭,轻易洞穿了宋军的标准铠甲,至于蒙古军队常用的皮甲,汉弓在200米处,就可一次洞穿。而在100米的射程之内,汉弓可以侵入最为坚固的板甲。如果到了50米以内,汉弓将是无坚不摧!

另外,由于汉弓的射速极快,在理论上,一个熟练的汉弓手,完全可以达到每分钟射出10至12箭。汉弓的这种射速和穿透力,足以在敌人密集编队的骑兵,冲到己方战阵之前,就有大批折损在汉弓布下的箭雨之中。如果汉弓是用在守城战中,居高临下,射程还会大幅提高,相信也会更为恐怖!汉弓虽不足以抵抗蒙古骑兵的冲击,但是,只要将汉弓手与其他兵种合理配置,对于宋军的重装步兵,西夏和金国的重装骑兵来说,绝对将是大难临头。至于那些根本没有什么像样铠甲的南海群猴,或是东洋倭狗,汉弓的威力则更将是彰显无遗。有了长弓之后,考虑到今后南洋作战的需要,秦天也命令宋世杰研制一些穿透力强大的短弓,和使用更为方便的弩,以备将来针对不同地形和不同敌人,使用相应的有效器械。

单从射程来说,汉弓达到了宋军神臂弩的级别,可是在射速和操纵的简易上来说,汉弓还是明显更为出色。至于蒙古人的复合弓,在同等条件之下,无论是射程,还是射速,汉弓同样更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只是,汉弓手非一朝可成,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在战斗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而蒙古人最大的优势就是男女老幼皆是射手!

比别人多出一千年的阅历,这时又一次体现。早在宋世杰开始制作汉弓之初,秦天就有一封手书送到赵宁手中,信中要求赵宁大量收购低价但是硬度不低的玉石。干嘛?制做满清骑兵人手一只的玉扳指啊!有了这个小小的扳指,弓手在拉弦时,不会被紧绷的弓弦割伤姆指,也可以更为有力的拉开弓弦,这样,弓箭会射得更远更有力。独一无二的小装置,就可以让秦天的军队无论训练,还是作战都上一个小台阶,就权当是作弊吧!

唐刀在年底之时,工匠们就打造了出来,经过秦天现场测试,一连斩断了多刀宋军刀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