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成望远镜,废品凸镜与凹镜也是当即消毁。秦天更严厉的命令,又未经他许可私自流出望远镜者,杀!
相比望远镜的制作,六分仪就困难了许多。秦天手上的资料只有几本介绍航海时代的科普读物,上面只有六分仪的外图,六分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也只是粗略的讲解。这让秦天费了些脑筋,花了很大劲才将六分仪的原理向几个高级工匠说明清楚,让他们去照样试制。不得不佩服华夏族人的聪明才智,就凭这些粗浅的东西,他们竟也完成了六分仪,这让秦天也是欢喜异常。当然,奖励是免不了的了!望远镜和六分仪这两件航海利器就这样,相继诞生!秦天没马上大规模生产,现在没必要!只是让工匠们生产了少量的成品,更多的则是努力提高它们的性能与品质,以备将来大批量装备海船的需求。
还有就是指南针。罗盘是华夏族发明的,可更多的是被用在了风水学之上。随着秦天的到来,这也改变了。针对罗盘的不准确性,秦天指点工匠们将它进行了改进,制成成了指南针,真正意义上的指南针!
前面讲到在香港学校之中,秦天想到了一样简单但很重要的发明,现在可以揭开迷底了。那就是书写工具的改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在颠簸的海船之上,拿着毛笔在海图上标注是何等的情景?这太滑稽可笑了!
解决这样的问题也不困难,那就是制造铅笔。铅笔似乎是法国人发明的,曾经是法国人独有的技术。但是现在,历史被改变了!铅笔是华夏族伟大的救世主——秦天发明的了!
秦氏铅笔也就是将石墨与粘土混合,制成细条状,再经烧制之后,放入木屑与嘌胶之中阴干。使用时,以刀削的方式,使铅芯露出,即可在纸上书写。铅笔制造的关键是:石墨与粘土的比例。不合理的比例要么会使铅笔不能书写,要么会使笔芯极易折断。解决的方法更简单——反复的试验,直到找到合理的配比!反正,这又花不了多少银子;反正,现在有的是时间试验。在秦天的指导之下,工匠们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最合理的比例,制出了最理想的铅笔。作为试验的附产品,工匠们根据石墨与粘土的比例制成了不同的三种铅笔,分别被命名为1型、2型、3型。
铅笔适合在海船或其他摇晃的环境之下书写,可它也有缺点,那就是容易被擦去,不能成为正式公文的书写工具。基于这个考虑,秦天让人试制了醮水式钢笔,不过没能成功。第一,醮水式钢笔的笔头需要有弹性的优质钢,现在没有。用宋朝的铁制作?你还不如拿根树枝呢!
看来,事物的发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