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迅速按照要求布置好警戒线。此时的台湾,只有数万居民,其构成是:大部分源自大陆的土著、少数太平洋尼格利陀人种的矮黑人、属于疏球人种的琅峤人,以及历代为躲避战乱和政治压迫逃入台湾的少量大陆居民。前三种是台湾的土著民族,主要在山林中以狩猎为生,后者,则散居在台南平原地区以耕种为生。虽然,现在的台湾不属于任何势力,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但信奉“小心能驶万年船”的秦天还是吩咐登陆人员做好战斗准备,可不能莫明其妙被人包了饺子哦!
还好,没有遇到任何攻击,也没有发现有人迹在登陆场附近。一夜无语,天亮后,水手们又开始繁忙的装卸物资。虽然航道找出来了,在涨潮时,“海天号”也试着更接近岸边,可是没有栈桥的情况下,大船还是不能直接靠上岸的!除非秦天不想把宝贵的海船带回香港,进行强行冲滩,否则,运送任务只能由四艘小艇承担。这样,运送的进度就不可能太快了,在花了整整五天时间后,所有物资才全部运抵岸上。其间,也曾发生了小艇倾覆,人员物资落水事件,不过因为近岸,没有人员损失和太多物资折耗。
秦天是随着最后一批人员登上台湾的,当他涉水穿越海滩时,心中默默祷告:“华夏族诸位先贤们,你们保佑我华夏族从此刻开始不再多灾多难,从此一帆风顺!”几十米的浅滩,在海浪的影响之下,秦天足足走了十几分钟,然而,这却是华夏族走了千年却还未走完的路。
在秦天踏上台湾士地之后,“海天号”为首的船队,也让船员轮流上岸进行休整,五天后,在补充了足够的淡水之后,船队离开了台湾。按照计划,他们要赶在台湾海峡的台风季节来临之前,再运一次物资和人员前来。时间可还是很紧的!
秦天则指挥工匠们开始在海滩上修建栈桥,做修建台南港的前期准备工作。台湾充足的木材资源,天然的优质港湾,都为工程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再加上秦天带来的工匠都是参与修建过“明珠港”的优秀人员,大家不仅经验充足,干劲也都很大(物质奖励很丰厚哦!),栈桥以极快的速度向海中不断延伸,估计等到下批物资运来之时,船队肯定可以直接靠帮卸货,不会再用小艇折腾了。为了保管极易受损的粮食和水泥等物资,秦天还命令有关人员在岸上修建了一座临时仓库,将所有物资暂时保存了进去。
眼见简易港的修建没自己什么事了,秦天带着一帮手下开始寻找建立台南县的地址。经过十几天的勘查,秦天选定了地点。秦天将未来的台南县,规划为四个职能区域:行政和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