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邪教摩尼(2 / 6)

www.cmfu.com发布购完物,两人又随意吃了些泉州小吃,见时间还早,秦天就带着祁敏是哪里热闹哪里钻,除了北城是再也不敢去了,其他地方则是随意溜达。两人这么着逛到了南城,也就是泉州的番人聚集区。

www.cmfu.com发布此时的泉州已经是一个有六十余万口的大都市,因为是南宋三大市舶司(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处!)所在,泉州南来北往的外籍商人很多,南宋政府也宽容地允许这些客商在泉州居住,慢慢地就在南城形成了一块番人区。这里既有枯干的安南人、也有大胡子的大食人,也有黑黝黝的印度阿三、也有来自高丽的商人、偶尔还有几个矮了巴叽,矬头矬脑的倭狗(不过秦天还没遇上)…,总之,就像个万国园,啥样的鸟人都有!

www.cmfu.com发布既然林子大了,就是什么鸟都有!随着这些番人入住,各种宗教也传了进来,什么伊斯兰教了(现在还主要在开放口岸和甘凉地区)、摩尼教了、婆罗门教了、基督教了,再加上本来已经很昌盛的佛教,和虽然势微但根基深厚的道教,这里就又成了万教园。

www.cmfu.com发布小夫妻俩来到南城时,适逢摩尼教徒正在进行宗教宣传,鼓动民众信教。见场面颇为热闹,秦天和祁敏也挤进了人群。

www.cmfu.com发布秦天在父亲的一本书中看到过关于摩尼教的记载,知道它大约是3世纪在古波斯兴起的宗教。因创始人摩尼而得名。在中国也叫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它的主要教义是“二宗三际论”,并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戒律和寺院制度。3~15世纪,一直在亚、非、欧很多地区流行。约在6~7世纪间传入中国。五代以后,中国的摩尼教常被作为组织农民暴动的工具,而其教义,也愈益与佛教、道教相融合。后梁陈州人毋乙、董乙,曾以该教组织民众攻打乡社。后唐和后晋时,农民也时常利用明教进行暴动。最为著名的当属北宋宣和二年的方腊农民暴动。及后还有南宋后期的张魔王等人。当然还有元末的张无忌(闲扯一句,嘿嘿!)、朱元璋了!随着这些反叛的不断发生,历朝历代对于明教的禁令也愈严,但由于摩尼教提倡节俭,同教相亲,通财互助,易为民众接受,因此民间信仰者尤多,禁不胜禁。尤其在南宋时期,两浙、淮南、江东和江西等地,特别是福建一带的明教十分流行。秀才、吏人、军兵及士人,乃至名族士大夫,也相互传习,乐此不疲。直到清代以后,明教才再不见于历史记载。

ww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