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转,连最细微的表情也不肯放过,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长吁了口气,和孙升对视一眼,道:“志高,你来解释吧。”
“同寿,此事……”孙升也放下了心头的那块大石,这位小爷不是真的要乱来,他只是没搞清楚状况罢了。
其实理由也很简单。
明朝开国的理念中,以史为鉴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鉴于唐末的军阀割据,朝廷定下来以文御武的规矩;鉴于蛮族祸乱中原,朱棣则定下了天子守国门,不和亲,不割地的规矩。
军政如此,对民间控制也不例外,历史上比较有名,后果比较严重的几次大起义中,有好几次是以宗教为纲领组织起来的,远的有汉末的黄巾之乱,近的有掀翻伪元的红巾军。有了这些先例,大明朝廷自然不会放松对宗教的控制,对白莲教的打压,泰半就缘由于此。
除了黄巾起义之外,造反这事儿很少会牵涉到道家,原因有很多,道家的传教授徒方式,应该是主因之一,更重要的是,道教的流派太多,非常分散,不具备掀起动乱的条件。
以武当派为例,有明一朝,单是武术传承,其支派就有松溪派、淮河派、神剑派、轶松派、龙门派、功家南派、玄武派、北派太极门,等等等等。
这些流派名义上都是武当派一脉,实际上各派之间很少互相联系,别说合谋造反了,见了面认不认得出师兄弟都是个问题。
不但传承多,道家的主神也比较多,三清就已经是三个分支了,此外还有玉皇大帝,四方天帝等重量级人物。各道派采取的方式是见神就拜,各有专注,比如武当派的尊的就是真武大帝,南宗尊的则是他们的祖师爷,紫阳真人张伯端。
维持原状的话,道家就不具备任何威胁xìng,但刘同寿这个天下道门的概念,无疑是捞过界了。今天来的几十家道派散布于大江南北,如果真的被拧成了一股绳,以刘同寿如今的声望,借着天灾之事登高一呼……
成功与否,还不好说,但掀起一场动乱却已经足够了。
“还有上虞那个共济社……”孙升接下来的话,表明了他不是紧张过度,而是有的放矢,“同寿你创立它的宗旨,是为民谋利,不曾掺杂半点私心。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同寿你虽无心,但因这机构,你却有了潜在之实!”
“……”刘同寿听得一头冷汗。
共济社只是他为了解决镇民的问题,顺带着将镇民组织起来,对抗柴家的即兴之作。这些rì子发生了好多事情,他早就把这事儿丢到脑后去了,却不曾想这玩意居然成了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