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老爷……”还没从震惊中缓过神呢,外面又有人冲进来了,这位脸上的表情更加兴奋。
“赶紧说。”
“是,老爷,柴家设卡抓人,结果不知怎地,把王老爷给抓了。”
“哪个王老爷?”
“就是余姚王家啊!”
“啊?不可能吧?柴家人只要不是真的疯了,怎么敢抓王家的人?”
“倒也不是抓了,就是……”这件事有点复杂,探子费了好一番唇舌才算说清楚了。
在余姚比名声的话,王谢两家可谓难分轩轾。王守仁的才气名声固然很大,但谢迁两次官居一品,登阁拜相,仕途上比王守仁父子都要顺畅不少。可若是比起开枝散叶的本事,王家就只能瞠乎其后,望尘莫及了。
王守仁便是独子,但总算是如期而至,王华倒没在这方面费过心思。
等轮到王守仁自己的时候,子嗣艰难就成了他的一块心病,直到四十几岁,一直也没能有个一儿半女,王华有鉴于此,做主给他过继了堂弟王守信的儿子,就是探子说的这个王老爷,王正宪。
不过,在嘉靖初年,事情突然峰回路转,王守仁的原配诸氏死了,他续弦张氏,结果仅仅过了一年,张氏就给他生了个儿子。
放在普通人家,这就是皆大欢喜的好事了,但放在世家身上,却是个大麻烦,其中的牵扯太多,偌大的家产,还有爵位在,王正宪和他老爹又怎么舍得眼睁睁的看着?
王守仁在时,他们自然不敢有所动作,不过王守仁离世前那几年,基本都在外征战,最后也是客死异乡,那一年,他的亲生儿子王正聪只有五岁。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觊觎家产的亲戚是强势一方,孤儿寡母自然处于弱势,若不是王守仁的学生故旧太多,让王正宪父子有所顾忌,这俩可怜人说不定会被赶出家门,沦落街头都说不定。
清官难断家务事,学生再多,终归是外人,这种争家产的事情却也插不上手,最后那对父子还是遂了愿。只不过他们也没高兴多久,还没等到手的爵位捂热乎了,就被朝廷给夺了。
在王守仁生前的那些政敌的攻击下,心学被定性为了歪理邪说,王家也被多了官爵,成了白衣,王正宪父子算是竹篮打水,只落得了一场空。
王正宪是过继后成的亲,对方是王守仁的同窗,原本两家也算门当户对。可现如今就有些不一样了,政治婚姻,背后的家族正是底气所在,于是王夫人的做派也未免强势了些,王老爷虽然有心,但一直不敢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