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暮鼓晨钟 大结局(7 / 9)

龙争大唐 凤鸣岐山 8259 字 2021-06-05

儿先告退了。”李贞虽甚是担心李世民的身体,可也知晓此时不宜太过打搅李世民的养病,这便恭敬地行了个礼,而后缓步退出了勤政殿,也无心在宫中多留,出了宫门,即刻率众向城中赶了去。

得到了老爷子传位的许诺,如此多年的夺嫡之路便算是走完了,按理来说,李贞应该兴奋异常才对,可不知为何,李贞的心中却没有多少的兴奋之意,反倒有着一股子茫然在心头涌动,尤其是老爷子所言的“暮鼓晨钟”之言更是令李贞心酸不已,回望着这一路行来的艰难与苦难,再一想起李世民那衰老与憔悴的脸庞,万千的感慨、万千的叹息令李贞的心沉甸甸地难受着,一路走一路思索着,想得入神之余,人已到了东宫门前,兀自端坐在马背上,浑然忘了周遭的一切,直到一声脆脆的童音:“父王。”响起,李贞这才猛然惊醒了过来,定睛一看,原来是小李纯跑到了马前。

“纯儿。”望着小李纯那清纯的面孔,李贞的眼睛立马有些子湿润了起来,跳下了战马,一把将小李纯抱在了怀中,心中若有所感——今日之晨钟便是明日之暮鼓,生老病死、世代交替本就是常情,活过搏过,便足以告慰平生,古来如此,现在亦然。

“父王,您可算是回来了,纯儿想父王了。”小李纯很享受地靠在李贞怀中,脆生生地叫嚷着。

“哈哈哈,父王也想纯儿了,走,回家喽!”李贞宠爱地将小李纯举过了头顶,哈哈大笑地将其放在了脖颈上,大步向着早已等候在宫门口的一众嫔妃们走了过去,步伐坚定而又有力……

贞观二十一年十月十八日,唐太宗李世民传位太子李贞。

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十九日,中书令萧瑀病故,享年七十有四,帝赐谥号肃,追赠为司空、荆州都督,并亲设灵堂吊唁之。

贞观二十三年七月十日,太上皇李世民病逝于大明宫中,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举国哀丧,高宗李贞亲自扶灵安葬一代大帝于昭陵。

贞观二十三年十月初一,帝下令改元为“景隆”,是年起为景隆元年,任命长孙无忌为左仆射,诸遂良为右仆射,莫离为侍中,纳隆为中书令,裴炎晋为中书舍人,其余各部尚书侍郎皆略有调整,然,大体上保持不变,诸臣工借此机会提出立储之事,帝对之曰:终身不立储,但以金书暗立继任者,藏于金殿牌匾之后,若帝有失,则开之,以为遗诏。诸臣虽不解,然于帝之威严下,莫敢不从。

景隆二年三月初一,长孙无忌以年老体弱为由告老,高宗李贞许之,免其左仆射之职,然,依旧保留其司徒之名衔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