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很,更没有什么宰相的威严,就一寻常老头儿罢了,脱下那身官袍,就跟街边算卦的方士似乎也无甚分别了的,然则,天下人却都知道,大唐离了谁都能照样运转,可一旦缺了房玄龄,运转良好的朝廷立马就得大乱起来,原因很简单房玄龄就是保持大唐这部强大战车滚滚向前的润滑剂,若是没了房玄龄的调和,战车立马就会因机械故障而抛锚李唐起兵之际,为李唐大力招揽士族人才的是房玄龄;将魏征、王珪等人举荐给李世民的是房玄龄;为李靖、李绩等名帅征战四方统筹后勤的也是房玄龄;日复一日处理着繁杂的日常行政事务,让一个高度精简的行政机构挥出强大的作用也就只有房玄龄能办得到,故此,可以很客观地说,房玄龄就是大唐的萧何。
房玄龄是萧何不假,但却是李世民的萧何,并不是李贞的名相,面对着面色苍白如纸,却从容不迫的房玄龄,李贞丝毫也不敢大意,亲自迎出显德殿的大门不说,一见到房玄龄的面,还很是客气地行了个晚辈之礼,出言招呼道:房相,本宫有些许政务不明晰,特请房公前来解惑,但有打搅处,还请多多见谅则个。
房玄龄年已近七旬,此番随李世民征讨高句丽,虽说只是在幽州后方大营中操持后勤事宜,并未随驾抵达前线,然则毕竟年纪大了,体力精力都大不如前,再加上军需后勤事务繁杂,而房玄龄又向来事事亲为,这么来回一折腾下来,刚一回京便大病了一场,直到前不久才算是初愈,却顾不得多加休息,病才刚好便迫不及待地回朝理事,每日劳累不已,今日也不例外,原本正在尚书台理政之际,听闻太子殿下有请,说是有公务讨教,立马乘了马车便赶到了东宫,此时见李贞如此之客气,房玄龄忙退后了几步,躬着身子道:太子殿下客气了,为太子殿下效劳乃老臣之责也。
房公,您里面请。李贞自是知晓房玄龄政务繁忙,此番能奉召前来,已经算是很給自己面子了的,自是不敢多行耽搁,这便笑吟吟地侧了下身子,摆了个请的手势,将房玄龄让入了显德殿,笑谈着一路径直进了书房,各自分宾主落了座,一起子小宦官们奉上的茶水之后,便即各自躬身退将出去,书房里只剩下君臣二人相对而坐。
房玄龄素来不跟诸皇子们私相往来,此时见李贞屏退了左右,面上虽不动声色,可眼皮子却不经意地跳了跳,低咳了一声道:敢问殿下是有何政务不解,且容老臣代为详述一番。
房玄龄此言虽客气依旧,可李贞却看出了房玄龄内心里的不满,只不过看得出归看得出,李贞此番请房玄龄前来,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