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低着头,默默地寻思了起来,而李贞也不催促,只是嘴角含笑地看着柴哲威。
良久之后,柴哲威终于抬起了头来,目光炯炯地看着李贞道:“殿下既然要听,下官便说实话罢,如今之安西外患少而内忧多,若不能解决好内政之难题,终会大乱。”
柴哲威名义上是安西大都护府的副都督,其实并不能接触到安西的核心机密,也并不清楚安西的整体布局,能看得出安西目前的隐患,已属难能可贵的了,不过么,对于李贞来说,这还不够——能看到问题所在是一回事,能不能解决好却是另一回事了,故此,李贞只是笑了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示,紧接着问道:“表哥可有何良策乎?”
这个问题可就不好答了,真要是说将起来,只怕不是三言两语能说得清楚的,只不过却难不倒早有准备的柴哲威,但见柴哲威认真地看了眼李贞,淡然地笑了笑道:“下官虽不才,然则萧规曹随的道理却还是知道的,殿下以为如何?”
聪明人!李贞一听便知晓柴哲威给出这个答案背后潜藏着的真实含义——柴哲威此言一来是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李贞的忠心,二来么,是在告诉李贞,他已经知道李贞会将安西的重担交给自己,而他所会做的就是将李贞原先计划好的事情办到底,甚或可以当一个不闻不问的甩手掌柜,任由李贞所定的“萧规”去管人。
“表哥,本王将进京,这一走怕是很难再回安西了,然则安西不单是本王这些年的心血所在,更是我大唐将来之福祚所系,若能将安西建设成功,不但能为我大唐彻底解决边患问题,更能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热土,此乃累在今朝,功在千秋之盛举也,表哥可愿助本王一臂之力?”既然柴哲威已然看到了谜底,李贞自也不会多客套,直截了当地将橄榄枝抛了出来。
能得到李贞这么个雄才大略之人的信任,饶是柴哲威素性沉稳,却也不免激动得浑身一振,刚欲张口答应,却立马停了下来,默默地沉思了一阵之后,这才很是诚恳地开口道:“多谢殿下厚爱,此某之所愿耳,然某亦有自知之明,若无殿下在,某无能为也。”柴哲威说得虽是隐晦,可内里的意思却表达得很清楚了,那就是他根本指挥不动安西唐军里那帮子骄兵悍将,自也就无力把控全局。
李贞之所以会选择柴哲威来接任安西大都督之职,而不是从安西诸将中选人,自是有着自己的考虑在——其一,安西诸将虽都是战功显赫之辈,只可惜他们身上都打着李贞的烙印,从中选拔人选的话,难免给李世民留下李贞用人唯亲,搞小团体的感觉,毕竟此时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