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轩然大/波 四(5 / 6)

龙争大唐 凤鸣岐山 5197 字 2021-06-05

“陛下,臣以为林御史所言有理,越王殿下此仗大胜,着实是扬我国威之壮举,实属大功一件,然,功虽大,却不能掩其过,擅改军制,乱我朝纲却是不争之事实,倘若各州刺史皆如此行事,朝廷威严何在?朝纲何存?是故,臣以为其功当赏,其错亦不可轻纵,请陛下明察。”就在朝堂一片寂静之中,知晓大势有些不妙的苏勖不得不提前出场了,无他,先前长孙无忌的那一番话给了他一个信号,那就是要想借此次机会彻底扳倒李贞几乎没有可能,可攻其一点,不计其余,给李贞下点药却还是有可能的,待得见林正诚锋芒太露,苏勖立马出面压制,一句话便将矛头轻巧地引到了军制改革这最要害的问题上来。

姜是老的辣,这句话一点都没错——苏勖此言不讳言李贞有大功,可却咬死了私改军制的过,这个过却是不轻,若是没个充足的理由的话,就算拿拓地千里的功来抵都抵不过来,这可是相当于谋逆的大罪,偏生李贞设立军校之事是先斩后奏,并没有经过朝议,饶是林正诚能言善辩,却也无法说出个所以然来,只能是默默地跪在地上,无法为李贞去出头分辨了。

“陛下,臣不同意苏侍郎的看法,臣以为安西之地乃百战之地,非内地可比,若无百战强军焉能克敌致胜,越王殿下所谓之军校,其用意不过是要提高各级将校之作战能力罢,并非像某些人所以为的那般是刁买军心为己用,据臣所知,越王殿下未去安西之前,安西军屡战屡败,只能依城坚守,并无主动出击之能力,而越王殿下去安西不过三月有余,却能将兵横扫天山以南,此皆军校之功也,因噎废食之事岂可为之?”苏勖一出头,吏部侍郎李千赫不得不跟着站了出来,亢声解释道。

“不然,李侍郎之言大谬也,朝廷自有体制,若是各州都以所处情况特殊为借口善自行事,朝廷如何制之?国将不国也,是故,无论越王殿下此举出自何意,都不能自圆其说,实是败坏朝纲之举,若是不加以处置,朝廷之威仪必将荡然无存,臣恳请陛下明察!”李千赫话音刚落,苏勖尚未接口,礼部侍郎叶凌已大步从文官队列中行了出来,朗声说道。

叶凌、苏勖二人虽都只是侍郎之职位,在朝中如云的高官中只能算是中级偏上的官员,可此二人乃是吴、魏双王的核心谋士,其地位可不是先前出头的监察御史张琪与刑部侍郎萧隆可比的,他们俩这么一出面,就已经表明了吴、魏双方正式就此事达成了共识,打算死死咬住军制问题,给李贞来上一个狠的了,果不其然,叶凌话音一落,芩文本、阎立本、韦挺、刘洎等重臣立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