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脸子难以置信地看了李愔一眼,却并没有开口问。
“八弟不信么?”见李贞表现得如此意外,李愔倒是很得意,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信?哈,那是自然的事情,娘的,你小子眼巴巴地跑来说这等话,老子要是信了才有鬼了!李贞心里头一万个不信,不过却也没带到脸上来,只是笑着道:“六哥说笑了,小弟就一闲散之人罢了,朝局甚的也不怎么放在心上。”
“嘿,哥哥就知道八弟不信,当然,若是哥哥处在你的位置上,只怕也一样不信。”李愔嘿嘿一笑,压根儿就不理会李贞那些个推托之辞,从大袖中取出一份折子,边递给李贞,边自顾自地往下说道:“哥哥如今已是戴罪之身,此生再无它望矣,嘿,若是八弟能上台倒也好说,至不济哥哥还能得个苟延残喘,说不定还能混个郡王,若是那帮子混球上去了,呵,哥哥只怕想得个全尸都难了,诺,这份折子上的朝臣都是哥哥十数年来暗中栽培起来的,虽说不多,可大体上还是能顶上些用场的,八弟看着办就是了。”话说到这儿,李愔也就不再多说了,只是端起酒樽,悠哉游哉地饮着酒,等着李贞的答复。
折子不长,内容只有一个,那就是公推李贞为储君,后头署名的朝臣人数倒是不少,拢共算起来也有三十余位,虽说除了户部左侍郎萧邈(中书令萧瑀的侄儿)之外也并无甚重臣在内,可依李贞对李愔的了解而论,这份折子上的朝臣已经是李愔的全部家底了,李愔能将老底全都托出,足见其诚意已是确定无疑之事,再转念一想李愔如今的处境,李贞愈确定李愔是真心要投靠自己了——李愔跟吴王李恪是一母同胞,打小时候起便厮混在一起,可到了后头,李愔却背着李恪暗自跟侯君集勾搭在一块儿,险些让李恪背上了个大黑锅,别看李恪一向是学老爷子那一套宽宏大量的样子,其实是个很记仇的人,李愔再想回头去巴结李恪几无可能,再说了,如今李恪之势弱,几乎无望在这场夺嫡战中胜出,李愔哪会傻到再去追随李恪,至于老四那厮本就是个霸道之辈,他要是上了位,一起子兄弟都别想有好日子可过,这一点所有的兄弟都看得一清二楚,自是谁也不会去帮衬他,如此一来,李愔的选择其实就只剩下李贞和晋王李治而已,不过嘛,就李愔那等自恃甚高之人,绝对不会将李治放在眼中,就这么着,李贞便成了李愔唯一的选择。
“六哥需要小弟做些甚子,还请明言好了。”李贞虽是想明白了李愔的抉择,不过他可不信李愔会无条件地帮着自己,值此非常时期,李贞也懒得多绕弯子,直截了当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