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平的字,又细细品了那首咏鹅,意犹未尽罢了。
左思却喜滋滋地把那封书信收好,笑道:“愚兄明日便启程前往建邺!”
左终究有些担心,叹息道:“兄长欲写三都赋,其实不必远行。东吴旧臣在京中者甚多,找他们问一问便是。”
左思却摇头道:“你有所不知。陆机传出话来,言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赋,待其成,当以覆酒!愚兄怎可受此辱,当亲往建邺一观!”
这话什么意思?就是说,在这里有个粗鄙的人也想写三都赋,等他写好了,我就用他来封酒缸。言下之意,陆机根本瞧不起左思。
原来,陆机家世显赫,其祖父就是东吴丞相陆逊,其父亲是东吴大司马陆抗,与弟弟陆云并称“二陆”。其人少有奇才,文章冠世,吴亡后投降大晋来到洛阳,一时未有官职,闲来无事,也想作一篇三都赋,与左思可谓不谋而合。但自古文人相轻,陆机自恃才高,瞧不起出身贫寒的左思,又碰巧选了同一个题材,因而放出这段话来,摆明了要和左思比一比的意思。左思面貌虽然丑陋,但心气甚高,自然不甘示弱,一定要写出流传千古的三都赋来。
所谓三都,指的就是魏都邺城、蜀都成都、吴都建邺。之所以他们都争着要写这篇三都赋,其实是受了东汉时期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两京赋的影响。班张二人的文章气魄宏大、文辞华丽,写出了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的京城气派,因而广为流传。文人重名,左思、陆机二人都想通过一篇三都赋来引起世人的注意。
左明白哥哥的用意,也知道哥哥郁郁不得志的苦衷,终于不再相劝。
…
卫平当然不知道左思要去建邺的目的,但他却担心节外生枝,也于次日清晨匆匆离开洛阳。
按照卫平原先的计划,他是要尾随石崇的出使队伍一路南下的。虽然石崇比他早走了两天,但庞大的队伍、繁琐的礼节,都注定了石崇肯定走不快,而且目标明显,所以卫平并不担心追不上他。但是经左思这么一出,卫平倒不好径直南下,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得到北边转上一圈。也不知道怎么的,卫平就想到了刘渊。
刘渊现在暂代匈奴左部帅,但是迟迟没有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而自从洛阳一别之后,刘渊倒也没有忘记他这个兄弟,还曾于新年前派人送来了一些礼物。在和来人的交谈中,卫平得知刘渊在匈奴左部的地位并不稳固。毕竟刘豹并非只有他一个儿子,谁都有资格继任左部帅一职。
匈奴虽然已经迁入中原多年,却还保持着部落聚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