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皇帝有九个多疑。听了孔恂最后一句话,司马炎沉默片刻,摆手道:“朕素喜元海的才学,早晚要和他谈文论武,岂可轻离,李卿不必多言。”
李瞪了孔恂一眼,也只得悻悻退下。
贾充趁机说道:“陛下,既然元海不可担此重任,何不令马隆一试?”
这时,王济站出来说道:“马隆,若是元海西征,不需动用朝廷兵马,陛下可以安心伐吴。若是让你西征,却不知需要多少兵马?”
王济的父亲王浑与刘渊同样交好,这些年,王济也多次和刘渊来往。刚才李推举刘渊西征的时候,王济并不知情,所以也没有来得及帮刘渊说话。现在,王济总算回过味来,这才站了出来。他并没有直接帮刘渊说话,而是巧妙地抓住了司马炎一心伐吴的重点。刘渊西征,不需要动用朝廷兵马,不会影响到这几个月所做的伐吴准备。而无论是马隆、李隆、王隆,免不了要动用朝廷军马。这就是刘渊最大的优势。
至于孔恂,虽然和王济并列“恂恂济济”,彼此其实没有多少交情,王济倒不用在乎他的态度和立场。
贾充久在司马炎身边,自然清楚司马炎的志向,也明白王济的话正切中要害,不由变了脸色。但是征讨秃发树机能乃是军国大事,儿戏不得。贾充再喜欢弄权,这点觉悟还是有的,自然不好暗示马隆少要兵马,只能看他如何应对了。
马隆却胸有成竹,躬了躬身,道:“陛下,臣此番西征,只需招募勇士三千五百人足矣,亦无须动用朝廷一兵一卒!”
司马炎闻言大喜道:“果真不需要动用朝廷一兵一卒,兵甲器仗,你只管于武具库选取!”
这时,光禄大夫、秘书监荀勖出班奏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国家讨贼,当用朝廷军队,若是另行招募,岂不乱了规常,还请陛下三思!”
和贾充一样,荀勖也属于反对伐吴一派中的坚定分子,他自然也明白只要把朝廷的力量牵扯在西北,司马炎自然无暇南征。至于究竟是派刘渊还是马隆,他倒不甚在意。
司马炎却摆了摆手,道:“朕意已决,众卿休再多言!”又道:“传旨,命马隆为讨虏护军,武威太守,即日起招募勇士,光复凉州!”
马隆大喜,再拜道:“臣谢主隆恩!”又道:“陛下,臣请旨,欲再得一人相助!”
司马炎诧异道:“卿欲得何人相助?”
马隆拱手道:“闻喜亭侯卫平!”
数月前,因为让爵的事情,贾充和卫在朝堂上发生过争执,所以司马炎还有印象,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