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偶遇(2 / 4)

西晋小厨师 乱石兰竹 3221 字 2021-06-05

和他们结交,就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地方。而卫平对茅班很有信心,觉得他应该能做出一些新奇的东西。如果再加上四周优美的风景,理当可以吸引权贵们的兴趣。

当然,这件事急不来,就如同他报仇一样,十年不晚,他可以慢慢筹划。

第二天傍晚,贾充又派人传话,让卫平再过府一趟。原来,朝堂上关于要不要发兵征讨秃发树机能的争论终于有了结果。今天上午的朝会,没等贾充开口,左仆射李却抢先出班,力劝司马炎发兵,贾充也趁机附议。这种情况自然是贾充最愿意看到的,既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又不用强自出头。

然而,朝中大臣,无论是支持伐吴,还是反对伐吴,都纷纷提出异议。毕竟出兵是件大事,凉州又地处边荒,单单粮草辎重的运输就是一件非常吃力的事情。所以,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当然,他们的内心恐怕却不是这样想的,发不发兵只是个借口而已,其作用还是为了服务于他们的最终目的。

支持伐吴的一方,当然希望朝廷能够集中力量南下。反对伐吴的一方本就安于现状,不希望大动干戈。最重要的是,包括贾充在内,都认为鲜卑不足为虑。只不过贾充实行的是曲线救国的方针,朝廷发兵西征,自然无力南向。

自古以来,汉人朝廷都以中央大国自居,瞧不起四方蛮夷。身为皇帝的司马炎却也抱着同样的态度,他见众臣纷纷出言反对,便打消了发兵征讨秃发树机能的念头,转而再次下旨作伐吴准备。

贾充的建议未被司马炎采纳,心情难免有些不佳,摇头叹息道:“皇上执意讨伐东吴,令人心忧。”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当年赤壁一战,至今仍令北人闻江而颤。贾充便是如此,宁可西征诸胡,也不愿意横渡长江。

卫平知道历史的本来进程,自然觉得贾充这是杞人忧天。但贾充是他的老丈人,他却不好笑话他,只得劝道:“岳父大人勿须多虑。夏日将至,秃发树机能劫掠一番,自然北还不过,等到秋高马肥,他必定卷土重来。到时候,恐怕就不是单单劫掠这么简单。一旦令朝廷丧师失土,皇上自然改变心意。岳父大人可以静候时机。”

在晋以前,北方的游牧民族除了时常袭扰中原,却很少能够越过长城。但卫平拥有来自后世的记忆,知道中原的汉人朝廷有好几次就是被北方的胡族所灭,尤其是不久的将来,就会进入惨绝人寰的五胡乱华时代。所以,卫平总会下意识地对北方胡族多投入一些关注。他虽然没有跟胡人真正接触过,但是根据后世的一些记载,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