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道:“果然被贤婿不幸言中,那秃发树机能贼心不死,再度兴兵,凉州刺史杨欣兵败捐躯,朝野震动。不知贤婿有何破贼良策?”
为免伤及士气,杨欣战死的消息没有载在这份急报上,而是以密报的形式呈报给司马炎,也只有贾充等少数几个朝中重臣才知晓。贾充把消息告诉卫平,一来是因为他早就“看”出西北必有****,二来也是出于对卫平的足够信任。
在朝堂上,贾充和卫分属两个不同的阵营,而卫平却是卫的堂侄。根据贾充掌握的情况,卫平只去卫府上接受过一次闻喜亭侯的封号,其后再也没有跟卫有过任何接触。正是因为这一点,让贾充对卫平多了信任。
听说凉州刺史杨欣战死,卫平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继牵弘、苏愉之后,这已经是死在秃发树机能手中的第三位凉州刺史,如果再算上早就战死的秦州刺史胡烈,已经有四位封疆大吏死于鲜卑叛军之手。若是论是军伍之事,卫平其实一知半解,远远比不了这四位封疆大吏。他的优势只在于比别人多了上千年的见识,知道秃发树机能还是败了。只不过他却不记得秃发树机能是何时所败,又是为何人所败,自然也就献不出什么良策。
但是面对贾充充满希冀的目光,卫平只得硬起头皮说道:“文将军勇冠三军,令胡人闻风丧胆,岳父大人何不举荐文将军再次西征?”
贾充苦笑道:“文已经被皇上免去这职,老夫如何再荐?”
文大破秃发树机能,原本应该受到朝廷的封赏。但是在司马炎召见文之后,却莫名其妙地免去了他的官职。事后,贾充也问过司马炎,得到的答复居然只是因为看文不顺眼。贾充是辅佐司马氏的老臣,知道许多秘密,当然不会相信这个理由。
早在曹魏年间,文和父亲文钦一起追随丘俭发动叛乱,反对司马炎的伯父司马师。当时,司马师正值刚刚割了眼瘤,被迫抱病出征,恰逢文引兵来攻。司马师受了惊吓,伤口迸裂,回军不久便死了。因此,司马氏和文其实有宿怨,司马炎只是免去文的官职,而没有更深的处罚,已经算是网开一面了。
贾充知道这些往事,他又不敢得罪司马炎,自然不会替文求情,更不会举荐文复出掌兵。
卫平虽然不清楚其中的缘由,但他有上千年的见识,知道这种自毁长城的事情很多,而并非司马炎的独创,所以也没有放在心上,只是沉吟道:“鲜卑贼久必为患,不可令其坐大。若是文将军已经被皇上免官,可另选良将征讨!”
过去,贾充只知道一味地反对司马炎举兵伐吴,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