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吧。”
陆永道:“咱们别为这事烦心了,自古偷窃都不是好的。便是在北地也这般处理的。”
话虽是这么说,可刘家人这顿饭吃的可真是没滋没味。
刘贞奇怪道:“这小童可是之前南渡过来的?为何会来村里偷窃?城里不是人流更多,更易下手么?”
刘钧斩钉截铁道:“肯定不是之前南渡来的!你看咱家大娘跟他差不多大,现在一嘴京城话,哪那么重的北腔?一看就是刚过来的。”
小孩子学人说话就是快,刘家人现在买东西就好带着陈大娘,有她一旁帮着听说,能便宜不少。
“这鞑子霸着河,哪里会让人往南跑?”陈氏不信:“更何况这么小的孩子?”
这时,之前一直不插话的郑婉娘幽幽道:“之前听说,北朝饥荒有战备不足,才要挟和亲。接了成国公主北上后,送亲的官员回来传说有可能,北朝会放流民南下。看来是要成真了。”连京郊都有了流民的足迹……
流民南下会如何?
小的说,就如同村里发生的多起偷窃事件。
大的说,落草劫匪,甚至造成民乱的都是可能的。
朝廷必定要赈济,收容。
可刚吃了败仗,死了无数将兵。然后和亲公主,陪送无数财帛。朝廷哪有钱财?莫不是还得加税?
“好阴毒的鞑子!”陆永面沉似水,重重拍了一下桌几。
由于担心治安不良,郑婉娘吃过哺食,也不敢多留,便匆匆向刘家人告辞。留了地址,且不停地向道,乡里乡亲要常来常往,若是有什么事情也可以找她帮忙,不要客气。
陈氏直夸她是北地的实心眼好娘子。
果然如同大伙预料,很快流民如同漫山遍野的春草般冒了出来,如同燎原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