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赵兴还朝(5 / 6)

动了。

“内阁不会大换血的,有朕支持你们,想必新内阁换不了几个人。”赵兴有点无奈地安慰蔡京道。

“陛下恩泽四海,这件事有陛下处理,那就容易多了。”蔡京脸上总算挂上了笑容。

“说说第二件事吧!”赵兴对朝政实在不感兴趣。

龙卫军被打残了,赵兴已经知道了。新组建的龙卫军,赵兴正想去认识一下。要知道,以前的龙卫军,几乎每个士兵,赵兴都认识,都聊过天。美洲一行,赵兴的武艺都荒废了,现在正好和士兵们一起去练练。

“第二件事是帝国发展遇到了瓶颈。帝国已经赤字运行了好几年,欠了一大笔债。陛下从美洲带回了大量金银,内阁总算是还上了一些。现在,帝国发展速度又慢了下来。帝国已经不能再借贷了,而商人们给百姓分完田产后,百姓们安逸了下来。新一轮的开发,招不到多少人了。有了田产住房后,百姓们就不愿意再去搞开发了,只想经营自己的那份耕地。商人们又不愿开工资,毕竟开发五年后,田产还是百姓的。有许多荒地,也招不到商人开发。或许是地理位置不好,开发后的回报不能补偿投入。相比屯田,商人们更热衷于开矿,建作坊。”蔡京分析道。

“嗯,你先把以前屯田的商人召集起来,朕会说服他们的。至于百姓安逸的问题,朕相信只要商人们出钱,他们不会不心动的。”赵兴自信地说道。

赵兴自信的不是他的口才,而是从美洲带回来的高产农作物。赵兴准备大量高产农作物的种植。高产农作物不像水稻,要投入那么大的人力物力,而且产量高。到时候,所有的荒地都会开发成耕地。百姓们也省出了人力去从事新一轮的开发了。

“商人们也欠下很多贷款,在台湾、星海两省的开发中,经营钱庄的商人是赚得最多的。屯田的商人们大多在负债经营,哪里还能开出工资。”蔡京以为赵兴没有弄清楚状况。

“王院士把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的情况都跟你说了吧。开不出工资没有关系,可以给百姓一些股份嘛,等开发后再给百姓分红。高产农作物的收成,朕可以担保。特别是那个地瓜,蔡首辅要尽力。再过一年,帝国就不用进口粮食了。”赵兴给蔡京打了包票。

赵兴回朝,让各国商人都越来相信帝国的稳定。在中华帝国,仍然是一股蓬勃发展的势头,港口有无数海船进进出出,各个作坊日夜三班开工生产。得到田产的农民,积极性更高了。

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逐浪网www.zhulang.com阅读最新内容。当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