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二世祖,享受一辈子荣华富贵就成了。
好吧,娘批评,哥哥还骂他,爹也不理他。若是真敢放弃,估计得众叛亲离了。想通以后,老老实实继续学习了。
时间长了,他从师公那里学到知道了知识不局限在书本上。师公的博学多才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娘的见解很独到,在他陷入迷雾之中,娘指点一二就让他有一种拨开云雾见晴天的感觉。而且娘教导他的东西却很新颖。后来娘直接跟他说,让他专攻一个领悟,就让他往著书这个领悟发展。
温婉是想利用她掌握的一些知识,让明瑾可以走在这个领悟的前端。温婉很清楚明瑾的性子,单就他跟明睿这样逼迫是没有的。必须要有足够的动力让才能他一直坚持走下去。柔则,以明瑾性子怕是又要半路撂挑子。而这个动力,就是荣誉。只有让他知道做这个真的可以给他带来想要的东西,他才会一直坚持下去。
明瑾在翰林院呆满了三年,没去赤手可热的户部或者吏部。而是去了相对冷清的礼部。礼部没什么事,是个清闲的衙门,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钻研学问了。
在静心学了四年以后,得了娘的同意开始著书。他自小就喜欢听娘讲的故事,娘讲的那些故事特别的吸引他。所以娘让他著书,他也觉得不错。将这些有趣的故事写出来,也许会有很多人喜欢呢!
写书的过程,师公给了他很多的知道,这些都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经验,非常的宝贵。娘也在中间提出了不少的意见。
他写这本书,反反复复修改,写完以后修正了六次才得了师公的首肯。这时候他才知道,虽然只是一个故事,但是要完完整整写出来不是一般辛苦,比他想的要艰难。要想成为第一学者前路艰难啦!
书出版以后得了很多名士的赞扬。可以说大获成功。很多人都说他继承了娘的衣钵。他开始也是抱着这个要继承娘衣钵的想法。可是后来知道娘当年出的那几本书,都是阴错阳差,根本就没有潜心做学问。娘就喜欢做生意。所以确切地说来,他是继承了师公的衣钵。
一向对他不假辞色的爹也是满脸的欣慰。哥哥也从千里之外,写了信回来,大大地称赞了他一回。以前瞧他不顺眼横挑鼻子竖挑眼的翰林院的那帮学究也都纷纷真心赞扬他。这时候的他心里浮现出一股巨大的满足感。
娘说,这条路非常适合他的。让他一直走下去。不过娘在鼓励他的同时,却也不忘记教导他权谋之术,娘教导这些是不让他牵扯那些乱七八糟的事。
京城里面上平静,背地里却是波涛汹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