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一张脸。皇帝现在考虑的不是雪灾,而是他要亲征的事。这还亲征就出了这样的事,对皇帝来说,这是一个极不好的兆头。但是要皇帝放弃又不愿意,万事都具备了,难道就因为一个冰灾就要放弃。皇帝不愿意。
皇帝阴沉了数天,这日终于忍不住说道:“让温婉过来。”温婉的意见常常与别人是不一样的。皇帝希望温婉能给他不一样的说法(主要是温婉不迷信,虽然再活一世。对于那些迷信也不尽信)。
温婉见着皇帝对亲征的事情忧心:“皇帝舅舅,既然不适宜,那就不去了。”有白世年带着打胜仗不是一样的,只要结果是胜利的就成了。干什么一定要自己去。
打仗其实打的就是钱粮。大齐国库充盈。皇帝私库也丰厚。再有新式武器力无比的火红大炮。这场仗就温婉认为,压根没有什么悬念的。皇帝怎么会放弃。这次找温婉来,无非是宽慰他。
温婉心里吐槽不已。真是自找罪受,还要牵连于我担心受怕。若是皇帝不亲征,温婉哪里会将孩子送走。不过到了这个地步,温婉也只能安抚住皇帝“皇帝舅舅,其实你也不用太担心。满清人是游牧名族,他们靠的的天,是牛羊马匹生活。我们损失严重。他们损失更严重。” 关外一旦受害那是全面覆盖的,伤了根基。≧≦跟内陆是完全不一样的。温婉记得当时国内的那场冰灾,电视上报道内蒙古一带死伤牛羊不计其数。还是靠着中央拨款度过难关。
现代的情况与这里也是一样通用的。满清人那边肯定冻死人数比内陆的多,牛羊马匹肯定也冻死不少。没了牛羊马匹,满清人就要面临无粮食。要饿死的危机。
一样的灾害,但是承受不住结果的却是满清人。因为内陆跟满清完全不一样。大齐经过皇帝的努力,国家已经很富足了。加上皇帝两年前就准备亲征,储备的粮食是很多的。这次的雪灾伤不到朝廷的根本,只是需要耗费一些银钱。可对满清人来说就不一样了。
再有边城也安妥。这些年送往边城的东西温婉让人认真核查过的,一份假都不敢掺。都是实打实的东西。温婉不能说边关百分百不会冻死人,但肯定不会是边城的将士(身体素质)。
皇帝听着温婉的话,眼睛一下雪亮雪亮的,仿佛能把温婉一口吞了。弄得温婉心惊胆颤的。小心地问道:“皇帝舅舅。我说的哪里有问题吗?”她应该没说错什么啊!
皇帝却是异常兴奋地说道:“温婉,你刚才说什么?”他一直想着大齐受损严重,却是一下忘记了满清人受损更严重。这个结果还不是满清人所能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