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墨客都惊呆了。此诗不但于情于景,深刻的描述出甘菊的特点,但是其中所蕴藏的含义更是发人深省。
更重要的是此诗运用的风格是五言律诗。这在汉魏之际从来没有的。真正开始运用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的风格则是在四五百年之后的唐朝时期才出现的。所以,王天杰这首诗对这些文人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小样的,我就不信震不死你们,竟然不甩我。”看到起到如此好的效果,王天杰心中这才出了一口恶气。
“不知诸位能否在下郭嘉郭奉孝的住处。”王天杰再次施礼道。
这些文人这才清醒过来,见王天杰向他们施礼,连忙站起来回礼,“哦!不敢当,不敢当……。”
就有人问道:“不知您为什么要找郭嘉?”其他一些人也点头附和着。
咦!他们为什么一个个如此表情,好象不应该要找的是他似的。
“噢?先生为什么有此一问?”王天杰问道。
“不敢当,不敢当。”但谁都看的出王天杰称他为先生心中有多高兴,“咳咳”故意清清嗓子这才说道:“郭嘉此人向来就不合群,一向眼高于顶,而且不屑于遵守礼法,甚至有些放荡不羁。哎!实在是有辱文人风雅啊!”说着说着一副悲泯天人的样子。其他人也仿佛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王天杰心中则是一阵暗怒:“你们这些人整天无所事事,就知道吟诗作对丝毫不关心天下老百姓们的死活,却在这里惺惺作态一副悲泯天人的样子,看着就想让人作呕。
你们这些人凡夫俗子又怎会了解郭嘉的远大志向与抱负,又怎会屑与与你们为伍?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
不过历史上是有记载,郭嘉性格高傲不愿与世人交往,甚至史料上记载,天才的郭嘉不屑于遵守礼法,甚至有些放荡不羁。试想郭嘉这样的性格和大多数士大夫出身的同僚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曾在曹操麾下主管“纪检”的陈群同志不止一次的汇报多次检举郭嘉不遵礼法,并且不知悔改。
“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见人心”(季札)。这句曾得到鲁迅先生肯定的判断,反之也可以理解为,即中国之君子,若明于见人心,通常便会陋于知礼义。
对此,曹操总是夸奖陈群工作认真,但却对郭嘉的问题并不以为然,一句话这样的逸才不应以常理来约束,以谢众忿。
郭嘉性格高傲怎么了?甚至说不屑于遵守礼法,甚至有些放荡不羁这又怎么了?如果郭嘉也象世俗之人阿谀献媚或是大谈儒雅之道,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