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护道人物,天象银河(5 / 6)

龙起洪荒 沧海之心 5180 字 2021-06-05

“三纲”,是人们之间的伦常关系,而“五常”是用来调整伦常关系的基本原则。

“三纲”乃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无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他把三纲说成是“天”的意志,赋予它以神的权威;用“阳尊阴卑”的思想,论证了三纲的主从关系不能变化和颠倒,把封建统治的等级秩序神化为宇宙的规律;把神学主义世界观运用于伦理道德,论证了封建统治的神权、皇权、族权、夫权的合理性和永恒性,为封建社会的纲常名教制造了理论依据。

刘邦觉得,这个儒家思想,对于帝王家统治江山具有很大的作用,于是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出现,作为一个开过君主,他显然分得清,那些对自己有益。

这也是龙皇之道的进步,人间朝廷的演化,都会体现在龙皇大道之上,百家思想也会慢慢演变,最终成为最为合适的存在永恒。

对于大道来说,不存在高低贵贱,即便是表象出来的有帝王、有乞丐,不过都是红尘中的云烟,最终还是要论道境界,也是道果。

有的乞丐能够成就天仙道果,有的帝王,碌碌一生也不过是个转世轮回的下场,所以即便是朝堂之上,辅佐帝王的臣子,也可能修成高于帝王的功果。

当然,大汉罢黜百家,不过是降低了他们的地位,他们还是存在于世界中各行各业,书法家、小说家、道家、禅家、商家、兵家等等都若隐若现的呈现在人间。

在汉朝之后,过了十几代,渐渐没落,被新的王朝取代,值得一说的是,被沈龙扔下去的那一块沧海之心碎片,也就是闻名春秋战国的和氏璧,被秦朝篆刻一番,成为传国玉玺,最终被汉朝所得。

汉朝灭亡,传国玉玺被末朝太后一怒之下打碎了一角,下一个朝代捡到,将玉玺的那一角镶了一块金子,就是闻名天下的“金镶玉”。

却是在凡间,一个毫不起眼的山村,叫做火泉村,有一个放牛娃,每日骑着黄牛放牛,牧童骑黄牛,悠闲自在,这小儿叫做牛郎,是个孤儿。

他随着哥哥生活,不过哥哥嫂子将属于他的父母留下的地给种了,理由是他还小,而那嫂子对他不好,给了他九头牛,却让他领回十头牛,否则永远都不要回家吃饭。

正在担心沮丧之时,在火泉村的旁边伏牛山上,遇到了一头生病的老黄牛,他悉心照料,才得知这老牛乃是天上的金牛星,被打下凡间,牛郎将他领回家照顾。

在老黄牛的帮助之下,他的生活渐渐改变,此时悠闲地骑在黄牛背上,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