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 开会(2 / 3)

燎唐 那一片白桦 2348 字 2021-06-05

“凡是能独立创制一种新品,并且有很好售卖前景的,高氏会拿出该种新品利润的一成作为奖励,卖一份就给一份。有效期五十年,可作遗产留给后人继承,也可按研发者的意愿处置。”

高汉越讲越来劲,一口一个高氏,好象在说一个商业集团,而且他则象是董事长,总裁,再加CEO,过足了老板的瘾

,最后这条却把诸工匠都说傻了。

五十年,那是什么概念?那相当于终身啊!而且只是有自己独创的产品就行!以往的店主、商主对工匠们的创新也很重视,但一般都只是象征性地发点赏钱应付了事,哪有象高汉这么大方的?

“为了保证创造都的利益所得,我高氏负责采取措施,严禁其他人盗取创新者的技术,创新者也要保证除了本人和高氏掌握核心技术外,不得再传他人,否则奖励取消。有关文本你们可以参阅,互相研究后与高氏立契为证。”

这个世界有产权保护,大唐就有不得私授胡人以刀,不得外传蚕种的规定,但那都是国家层面上的事儿,象这样这么重视产权的家主还很少。

“凡有心出书立传者都可来找我,不识字口述便可,高氏着人代笔,负责帮他出书。书籍售卖多少,除去本钱获利都归著书者。”

高汉大手一挥作了最后总结,之所以如此干脆是因为高汉已经决定让活字印刷术提前面世,这也是高汉能想起的不多的、操作相对简单易于推广的技术之一。技术已经传授给了一些高氏子弟,正在塑字阶段,就准备先从这些工匠们开始惊世。

活字印刷术还没惊世却先把这工匠惊呆了,一是因从没听说过这种印刷方法,二是为了“著书立传”这四个字。

在士族把握舆论导向、文化潮流的时代,著书立传以往都是士族

的专利,是名流青史的大事,平常农、工、商人等也想跟士族相比,哼哼……

高汉可没那么多的愚见,每个技术精湛的工匠都有自己独到的经验,应该择优保留。工匠们识字的不多,一般都是口传身教代代相承,技术失传的遗憾比比皆是。虽然偶尔有一两个巨匠也写过匠书,但那是“巨匠”,而且一般也只是手抄本,流行不广,也有碍整体提高。

还有一点高汉没对人说:当活字印刷术以高效率面世的时候就是各种思想得以大范围传播的时候。到那时,书是人人可读的,甚至报纸、小说之类的也能出现,这中间蕴含着巨大的商机和意义。

送走了工匠,高汉又找来星军营级以上主官坐谈军队改制。

众人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