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春和南霁云当即傻眼。
在准备负重的功夫,卓不二安慰两人道:“咱们这伙人里只有先生能搞特殊,其他人都不行。”
“这不公正……”二人立恼。
“想要公正?除非你能跟先生一样,他的负重可是三百斤两哟。”
祝震坏笑着对他们进行了解释,让雷万春和南霁云再次无语泪流,尼玛这还说啥了,跑吧。
他们去越野,高汉这回没跟着,而是到城里逛街去了。
微州不大,因为盛产金银,金银首饰铺子却不少,有一家叫“吕记”的便是杨敬安插的联络点儿。
铺子有点偏,高汉一路打听,七扭八拐地总算找对了地方。,铺子位于城西一角,不大、只有三开间,但颇具古朴的汉风在当下滇地却是少见。
抵近看了一圈儿,高汉有种想把这铺子整体搬走的冲动。
“艾玛,秦砖汉瓦!?这房子有多少年的历史了?这要卖了可值老鼻子钱了!就这匾额上苍劲有力的‘吕记’两字也不是出于凡家之手啊。”
店主是个四十来岁的男子,一身金银匠打扮,但抑制不住的儒雅之气让高汉看的直迷糊,几疑自己到了汉地。
见高汉只转悠不进店,店主主动想问:“贵客要打何物?”
高汉向上指了指匾额,“吕字两张口,那我就打一对龙镯吧。”
“金还是银,要多重?”
“金龙九两九。”
“要何样式?”
“祖龙可会?”
店主到这时难掩眼中的兴奋,抬手虚招:“贵客请随某入内详谈。”
毗邻店面就是一个小厅,厅中布置书画满墙,琴香俱备,邻窗便一个被竹兰环绕的小塘,鸟雀合鸣、鱼石成趣,端地是个宁静舒泰的好去处。
“没想到这里另有乾坤,先生所居好雅致。”高汉由衷赞到,言外意有所指。
“呵呵,我吕氏自秦迁蜀、再由汉入滇至今已有八百余年,此处乃是入滇时暂居所置,简陋了些,当不得公子一夸。”
“又一个千年家族?”高汉听得一惊。
却见店主向他重新见礼道:“在下永昌吕季,在此恭候高公子多时了。”
“高汉见过吕先生。”见过礼后,高汉忍不住先行发问道:“听先生之意,吕氏是由汉地迁来滇地的?”
吕季略显自豪地回道:“我祖乃战国时卫国濮阳人,兼儒墨、合名法之吕子。”
“妈呀!”高汉一屁股好悬没坐地下,提起被颜师古划为杂家之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