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不少与九黎有关的巫者目光烁烁地瞅向了还在吸纳元气的高汉。
高汉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注视,心中不禁暗暗叫苦,连带着对神女也有了几分埋怨:“是要有天变,但更危险的是**,造反和堪乱救国根本就是两码事儿!这女人到底想干嘛?”
好在神女的本意并不是煽动别人造反,而是借机阐述自己的事,同时吸引众巫的注意力,为高汉争取时间。
见众巫为自己的言语议论纷纷了好一阵子后,神女朗声一笑:“当今唐皇尚称英明,人间也算治世,所以我巫山没有造反的意愿,相信巫王也没有。”
“对,极对!”高汉忙里偷闲地赶紧表态。
“之所以对大家说这些,是想让大家有所准备,加强互联,以平和之态应对天变。万一届时人道偏邪,我等诸部也好为国出力,至少不能象祝融氏一样打歪主意。”
“是,极是!”
高汉正好一尽全功长身而起,把软成一滩的祝震随手扔向荆湘众巫。这拨人再不愿多留,留下了一些“后会有期”之类的废话后,带着功力全失的祝震幽怨而走。
高汉不在乎他们,只觉得眼下剩下这些人不太好对付。与神女对视了一眼后高声说道:“昔时女娲补天、大禹治水,都是为了百姓能安居乐业。黄帝战炎帝、败帝尤、逐北狄亦是心想安邦定国。某不敢比古之圣贤,虽承帝尤传承,但那只继承功法,并不代表我要为一己之私引得天下大乱。”
“弟弟能有如此认识当是天下百姓之福。”神女拍手叫好。
两人一唱一和地迅速形成了共识,把众巫都听迷糊了,这是要反呢还是不反?尤其是高汉,这丫作为一帝尤传人,竟然公开赞扬起黄帝,这是想要闹哪样?
九黎遗族巫者尽皆无语,倒是有部分开明的巫者向高汉深躬一礼,对他的大义表示敬佩。
百样人便有百种心思,高汉扫视了一圈,把各人的表现尽收眼底,朗声笑道:“炎黄出氐羌,九黎源自炎部,合于帝俊。我东方自古分分合合、争争闹闹,说到底却大都为兄弟部族间的矛盾,到现在已经有无分彼此的趋势了。如各部、各族能安稳平和地生活、发展,那有什么必要轻启刀兵呢?”
“世事恐怕不会象巫王所企望的那般美妙吧?”当即有巫者提出了异议,“巫王此议让人伤心呐,我百越各支倒没享受过多少太平之福。”
百越族群,因长期游离于中原文明之外,对汉地文化接触不多,加之民风彪悍,在汉地各朝各代开发南部时期都是当政者不喜的对象。其